南慶京都。
皇宮御書房。
隨著慶帝的一句話,在場的所有官員們?nèi)鉴f雀無聲。
放在平時,這些個六部官員們往往言詞間便能斷定一人的前途如何,有時更是能夠憑借個人喜惡打壓或是捧高某人。
但現(xiàn)在,面對慶帝的建議,這些人卻是半句話都講不出口。
特別是林若甫和范建,兩人更是不知道該怎么開口才好。
兩人一個是范閑的岳丈大人,一個是范閑的父親,再者,兩人一個是戶部尚書,另一個則是當(dāng)朝宰相。
再加上陛下給出了這樣的話頭,只要兩人隨便一個開口,這個職位都不會太低。
而且,慶帝問的是給什么職位,而并非是給或者不給。
一字之差,其中的含義卻是天差地別。
由于一時間搞不準(zhǔn)慶帝到底是何用意,范建和林若甫反而不知道該怎么開口,而對其他六部官員來說,范閑是否擔(dān)任職位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有一點(diǎn)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太子勢強(qiáng),即便是以前跟二皇子交好的幾位,隨著二皇子的失勢,也都開始向太子旗下靠攏。
而太子,又對范閑積怨頗深。
這一點(diǎn)根本無需過多解釋,早在范閑第一次入京的時候,太子便對范閑有著紀(jì)委辦強(qiáng)烈的敵意,后來更是為此做了諸般謀劃。
雖然這些消息搬不上臺面,但能站在這里的,哪一個又是善與之輩,自然是有相應(yīng)的人脈關(guān)系得知這些事。
所以即便太子并不在現(xiàn)場,六部幾位也都知道該怎么做。
“陛下,臣以為,平北侯如今身體有恙,給予官職這件事,還是稍后再議的好?!?br/> 這是吏部尚書的說法,他是最堅實的太子擁躉,這種檔口下自然會擺明了立場。
而刑部,兵部兩位尚書聽到這話,相互對視了一眼后,也當(dāng)即開口。
“陛下,臣也是這般認(rèn)為的。”
“啟稟陛下,平北侯如今年紀(jì)尚輕,官位給的高了,有些難以服眾,但若是給了低了,又不符合他的爵位身份,所以,這件事情還是押后再議最好。”
到場的六部官員有一半都表明了立場,剩下的兩位,也都隨之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
而戶部尚書范建和宰相林若甫,此時卻沒有開口。
見狀,慶帝略顯疑惑道:“林相,你覺得,此事如何是好?”
林若甫此時并不想表態(tài),因為到現(xiàn)在他都還沒有確定慶帝到底作何想法。
可面對慶帝的詢問,他又不得不給出一個說法。
足足良久后,林若甫這才勉強(qiáng)擠出半分笑容,試探性的說道:“臣以為,平北侯年少有為,再加上這段時日一直在家中閑適,給他安排個職位找點(diǎn)事情做,也是不錯的?!?br/> 隨著林若甫這話,慶帝若有所思的哦了一聲:“這樣啊?”
說完,慶帝隨即轉(zhuǎn)頭看向了站在一旁的范建:“那你覺得,給他安排一個什么職位比較合適?”
聽到這話,別的不說,林若甫倒是稍稍松了口氣。
慶帝說要給范閑安排一個職位并不是試探,而是真的有了這個想法。
而范建這邊。
面對慶帝的詢問,他倒是真的實實在在往下考慮了一些,而后才遲疑道:“閑兒一無武功,二無仕經(jīng)歷,也就一點(diǎn)微薄文名可以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