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功,是一種易學難精,容易掌握卻難以融會貫通的多種廚師基本功之一。入門的刀功包括粗料加工,即初加工時所用的刀法和細料加工。刀功技術(shù)對于菜肴整體的色、香、味、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雖然是一種基本功,但是有些廚師窮極一生也無法達到巔峰的境界。
最簡單,也最困難。
廚藝之所以有一個藝字,就是說明其中的每一種看似簡單的技巧,都能夠達到堪稱藝術(shù)的境界。
如果想要達到這種境界,光靠勤學苦練和堅持不懈是絕對不夠的,它需要廚師自身極強的領(lǐng)悟力和洞察力。
千百年下來,刀功的刀法千奇百怪,各有妙處,而如今方易展示的這套刀法叫做無聲刀法!
無聲刀法,源自于徽菜的宣紙刀法。
相傳徽菜廚師在訓(xùn)練刀功時切的是宣紙。
宣紙輕薄,而且極具韌性。練習刀功的時候,將厚厚的一摞宣紙裁成一條條長方形,然后全部疊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學習刀功者的洞察能力。
第一刀,切一張。
第二刀,切兩張。
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刀切斷全部的宣紙。
在練習過程中,要求動作熟練,速度流暢,而且切下來的宣紙一定要大小勻稱,絕對不允許出現(xiàn)粘連或多切少切等現(xiàn)象。每一刀下去,都需要練習者對刀和宣紙擁有極強的掌控力,這樣長此以往的練下去,刀功必成!
而方易的無聲刀法,正是將宣紙刀法難度加強,精度提高的產(chǎn)物。
而練習無聲刀法的秘訣,和宣紙刀法差不多,也是切宣紙,只不過,要在宣紙之下墊上一塊嫩豆腐,要一碰就碎的那種。
方易的這種刀法要求也和宣紙刀法一樣,只不過加上了一條,切完宣紙之后,豆腐絕對不許有絲毫的損壞,就連一絲刀痕都不允許出現(xiàn)。
當初方易學習無聲刀法的時候,可是沒少挨打!
“哎,你們看見了嗎?這小子切豆腐居然沒有聲音?是怪物嗎?這得需要多強的刀功?。俊?br/> 見這人發(fā)問,旁邊的那人不屑的瞥了他一眼,嘲諷道:“你剛才不是還說人家手掌白皙修長,一看刀功就不行嗎?”
“算我沒見過世面行了吧?!边@人懊惱的揉了揉眼睛,又問道:“這實在是太詭異了,我做這行也有十幾年了,還從沒見過這樣的刀法!”
“那是你見識少?!鄙砗蟮囊蝗藴惿锨皝恚乓f道:“我雖然也沒見過,但還是聽說過的。起初我也不信世間有這樣的刀法,不過今天親眼所見,總算是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了!”
“你聽說過?”兩人齊聲問道。
“當然。”這人一昂頭,自豪感頓生,隨即像是指點江山一般的說道:“聽我一個朋友說,他有幸在一次斗廚大會上見識過這樣的刀功,不過那已經(jīng)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當時南派廚師伏天奇和北派廚界的馬一江比賽,馬一江就是施展了這樣的刀功技驚四座,最后得以擊敗伏天奇,成功入圍國宴的?!?br/> “馬一江當年也是做文思豆腐羹?”
“當然不是。馬一江當時在做魚膠,這是他當初那道菜的配料。據(jù)說他拿著兩把刀剁魚膠,結(jié)果卻鴉雀無聲。在比賽結(jié)束之后,有好事者找到那張?zhí)匾庵谱鞯膷湫卖~膠砧板,發(fā)現(xiàn)上面連一絲刀痕都沒有?!?br/> 這人顯然是個講故事的天才,簡短的事情講下來倒是說的高低起伏,聲情并茂。
一聽這話,眾人更是大驚失色!
馬一江和伏天奇,這兩人可都是當年的天才人物,而現(xiàn)在,則更是聲名顯赫,這兩位跺跺腳,當今的廚界都要顫三顫!
不過即便是十年前的馬一江,那都已經(jīng)是三十幾歲的人了,而現(xiàn)在的方易呢?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罷了,區(qū)區(qū)弱冠之齡,就能達到當年馬一江的刀工水平,而且看起來似乎比當年的馬一江還要勝上一籌,畢竟現(xiàn)在的方易用的是厚背菜刀。
還讓不讓人活了?
顧同雖然也驚訝于方易的刀工水平,但是還遠遠達不到震驚的程度,畢竟自己心里對方易的水平也是有一個大概的估量的,再加上剛才方易談笑間進入廚意的境界,顧同自然也就不會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