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宋微宗這般說話,大臣們紛紛面面相覷,聽著像是在抱怨,又像是在厭煩,既然繼續(xù)討論下去會引來官家不滿,誰也都不愿意在觸碰這個霉頭。
蔡卞,王黼幾人都不在說什么。
朝堂之上也頓時都安靜下來,整個朝堂看上去和和睦睦。
看著眾人悄無聲息,張叔夜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從文官中一步朝前站了出來。
“官家為臣這里有一道奏折上面是救災十策,每一條都有理有據(jù),若是能夠實行下去必然可以緩解災情?!?br/> 張叔夜拿出了自己昨天從趙楫那里帶來的奏折。
“好好好,來人快呈上來!”宋微宗立即露出笑容,如果真的能夠這么簡單就可以解決,自己當然是樂意的。
宋微宗看了一眼張叔夜遞上來的冊子。
“好,真乃良策也!”
看完了張叔夜的奏折,宋微宗大喜。
“愛卿既然有此良策為何不及早拿出來!”宋微宗稍微抱怨的說道,有這樣的冊子就應該早一點拿出來,想想剛才百官爭論的場景宋微宗就覺得自己腦袋大。
“臣惶恐!”
受到官家賞識,不少人都倍感好奇起來,那里面到底是什么內容,讓官家如此的喜悅,還有在場不少官員的目光也都投向了張叔夜。
張叔夜這個人平時不怎么積極,這些天不知為何突然變得如此積極起來。
太子和鄆王倆人也都是十分好奇起來。
而且人像是開竅了一般,從舉薦張所,何粟開始到現(xiàn)在的良策,張叔夜是順風順水,每一步都得到了官家的賞識。
“官家這并非是為臣良策,乃是荊王殿下出謀,為臣不過是跑跑腿罷了!”張叔夜說道,昨晚他和李綱倆人商議之后,還是決定把這個事情說出來。
荊王?
朝野震驚,尤其是太子和鄆王倆人臉色更加的難看起來,荊王一來汴梁就獲得了官家喜愛,尤其是那首歌頌官家的功績的賦更是送到了文武百官手中。
現(xiàn)如今又有了這震災良策!
“沒想到四弟經竟然有如此大才,既然如此他為何不親自上殿,還要讓張大人送來,未免有些恃才傲物,狂妄了一些!”鄆王趙楷先是夸獎趙楫,隨后譴責趙楫不懂禮數(shù)“不過四弟常年居住江寧,禮數(shù)缺乏也是在所難免的!父皇不必放在心上?!?br/> 趙楷的話有理有據(jù),進退有度,既把趙楫給告了一下,又給趙楫求了情,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嗯,鄆王說的有理!”
宋微宗點了點頭,趙楫沒有上殿獻策,而是讓張叔夜呈上來,這卻是有悖常理,有點無視朝廷,無視皇家的意思。
“官家,鄆王此言差矣,荊王雖然有王爺之尊,卻沒有官權,上殿獻策不符合朝廷禮節(jié)!”李綱有點看不過去,站出來給趙楫辯解。
趙楫獻策有功,鄆王竟然還在妒忌詆毀,這王爺著實讓人看不起,心胸狹隘到了極點。
宋微宗有二十多個兒子,個個封王,但并非全部都上朝參政,只有太子和鄆王有這樣的權利,其他人都只是背負著王爺?shù)纳矸?,沒有權利。
趙楫如果上殿,必須要得到宋微宗的允許才可以。
宋微宗一聽也覺得有些道理。
“那給荊王一個官職如何?”
宋微宗看向眾人,大家互相看了幾眼,誰都沒有發(fā)表意見。
“兒臣覺得此法可行,四弟之才若是能夠發(fā)揮在朝堂之上,必然是我大宋之幸!”太子趙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