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九鼎日報》的百萬廣告收入爆出去之后,本就因為《九鼎日報》的銷量陷入熱議的香江報界,猶如烈火中澆了一桶油一般,更加熱鬧了起來。
????一個月百萬廣告費的收入??!令人羨慕嫉妒恨的一個數(shù)字!
????一百萬能夠買下四家如同《港島日報》一般日銷量三千的三流小報,而且這還只是一個月的廣告收入,一年下來就是一千二百萬!
????之前平均日銷量在17萬份的《東方日報》的平均月廣告費收入只有50萬左右。
????排名第二,日銷量16萬份的《星島日報》雖然銷量低一些,但是平均月廣告收入反而達(dá)到了55萬,
????日銷量13萬份的《明報》的月平均廣告收入在43萬左右。
????可能會奇怪為什么《東方日報》的銷量最高,反而廣告費收入會比銷量更低的《星島日報》低,而《明報》銷量差了《東方日報》4萬份,收入?yún)s僅僅只是少了7萬。
????這是因為《東方日報》的用戶的價值沒有《星島日報》和《明報》的用戶價值高。
????投放廣告的公司也不是傻子,當(dāng)然明白哪類人更有錢。
????普通的底層草根的消費能力有限,三四個草根市民的消費力度都比不上一個白領(lǐng)和知識分子字的消費力度,而偏偏《東方日報》的絕大部分用戶都是草根市民,可以說投放廣告所能帶來的價值最低。
????而《星島日報》經(jīng)營了三十多年,老用戶基本都是一家之主了,主宰著財政大權(quán);或者是其他的白領(lǐng)和知識分子,都是相對而言不差錢的人,投放廣告的公司瞄準(zhǔn)的就是這一類人的錢袋子。
????而這時候可能又會疑惑《九鼎日報》的日銷量是25萬份,而且由于是新報紙,用戶的價值應(yīng)該比不上《星島日報》和《明報》,怎么可能廣告費收入達(dá)到102萬呢?而且?guī)缀跏恰缎菎u日報》的一倍!
????這是多方面原因決定的,就像之前所說一樣,投放廣告的商家不可能是傻子,能把公司做大做強(qiáng)的人,目光總是看得更長遠(yuǎn)!
????盡管《九鼎日報》的日銷量在25萬份,但是卻高出了第二名太多,第一的光環(huán)太強(qiáng),這天然就帶了加成!廣告能登上《九鼎日報》的公司潛意識就會讓人覺得比較厲害,這是媒體的權(quán)威性所帶來的隱形價值。
????就像前世一樣,央視俯視群雄,一個從沒聽過的小品牌,只要在央視打了廣告,那知名度就會大增,人們對于央視的認(rèn)可就會轉(zhuǎn)嫁一部分到那個品牌上面。
????盡管《九鼎日報》沒法和央視比,且因為是新成立的報紙,權(quán)威性也有待提升,但不可否認(rèn),《九鼎日報》現(xiàn)在就是香江影響力最大的報紙。
????而且,《九鼎日報》的日銷量是25萬份,就證明最少輻射到了25萬的用戶,而如果是把《港島日報》和《明報》加起來,總用戶是在28萬左右,字面上比《九鼎日報》多了3萬用戶,可是兩份報紙加起來的廣告收入是在98萬,還是比《九鼎日報》低了4分。
????但是,這就得考慮到一個報紙用戶重合率的問題,許多用戶會同時訂閱《星島日報》和《明報》,所以兩份報紙的用戶加起來并沒有28萬人,而且因為許多用戶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所以可能重疊率還會比較高,這么一算,實際上兩份報紙加起來的用戶能有個20萬就不錯了。
????假如一家公司花了98萬港幣的資金包了《想到rb》和《明報》一個月,輻射的用戶卻只有20萬左右。
????而另一家公司花個102萬卻包了《九鼎日報》一個月,輻射的用戶卻達(dá)到了25萬左右。
????到底是哪家公司賺了,這就一目了然了。
????也就是因為《九鼎日報》剛剛崛起,用戶還沒有培養(yǎng)扎實。而且確實有錢人士,或者說香江的中上層人士在總用戶中所占的比例比《港島日報》和《明報》低,不然比重要是一樣的話,光是25萬份的銷量最少能夠收入120萬的廣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