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孫堅大破黃祖之時,遠(yuǎn)在冀州的袁紹也在和公孫瓚爭斗不休。
袁術(shù)派的使者,對袁紹獻(xiàn)上重禮,并用骨肉親情說于袁紹聽,終于使袁紹同意出兵平原。
剛送走使者,袁紹就在大帳里問,“不知道哪位將軍愿意領(lǐng)兵攻取平原?”
袁紹剛一發(fā)話,賬中末端一將立刻出列,大聲說道:“末將愿往!”
袁紹一看,那人正是近日新來投靠自己的異族將領(lǐng)福安。雖然他對福安的武藝還算滿意,可是異族的出身讓袁紹心中始終有些輕視,至今仍是一員偏將。
“福將軍,我知道你武藝不凡,可是行軍打仗不只是靠武藝。”
那福安聽到此,心中頗為郁悶,只見他沉聲說道:“我也曾熟讀兵書,雖不敢托大,但是今番請命,必然取得平原,獻(xiàn)于主公,如若不勝,甘當(dāng)軍令!”
那福安說到這,袁紹不知該如何是好,若是拒絕,怕是冷了他的心;若是同意,自己又不太放心。正在這時,謀士許攸上前說道:“主公,我曾與福將軍深談過,他富有謀略,見識卓絕,頗有大將之風(fēng),既然此番敢在主公面前立下軍令狀,主公不妨讓他一試?!?br/> “子遠(yuǎn)既然如此說,那就讓福將軍領(lǐng)軍一萬出兵平原?!痹惊q疑不定的袁紹,聽了許攸的話,還是答應(yīng)了。
正在這時候,座下謀士又一人站了出來,“主公,現(xiàn)在與公孫瓚相持已久,此時若分兵平原,怕是不妥,以在下之意,取平原可不必盡心力,與福將軍五千弱兵即可,只與那袁術(shù)有個說法即可,若成,既得平原,又不會弱了爭幽州之勢;若不成,也不會讓主公在袁術(shù)面前失了信義,此法可保進(jìn)退,方為上策。等主公奪下幽州之時,平原還不是唾手可得”
袁紹想了一下,笑道:“公則(郭圖字)言之有理,若非公則,吾險些犯了大錯。福將軍,既然如此,我便與你五千軍馬,你就做做樣子,去攻打一下平原,若是勝了我記你一大功,若是敗了,也沒什么影響,無需立軍令狀了。”
福爾康冷笑一聲,他知道,那郭圖是怕自己能獨自拿下平原,立下一件大功,故此和袁紹出了這樣一個主意,但是福爾康心中早已有打算,上前道:“主公,末將只需三千兵馬,必會拿下平原,如果不成,甘當(dāng)軍令!”
此言一出,袁紹帳下議論紛紛,袁紹也愣了一愣,心中怒道:你這人好不識好歹,五千兵馬都難說攻下,你要三千兵馬豈不是葬送敵手?可是他面上卻沒有絲毫表現(xiàn)出來,只是說:“福將軍切莫意氣用事,平原今日不取,來日可??;我并不是吝嗇這三千兵馬,只是福將軍這等人才,若是因此而折了福將軍,我將失去一員大將!”
“主公!末將已有破城之計,望主公恩準(zhǔn)!”
袁紹看著福爾康那自信的眼神,忽然生出一種豪氣,“好!福將軍,既然你有如此自信,就與你三千精兵,克日進(jìn)發(fā)平原!”
“多謝主公!”
福爾康帶兵出征,許攸前往送行:“爾康,不是某不信你,可是你為何只要三千兵馬?若是不勝,恐怕我也要受到你的牽連??!你是否真的已有破城之策?”
福爾康哈哈一笑,“子遠(yuǎn)先生勿慮。為將者需因地制宜,此時沒有良策,到時候自然會想到破敵之策,吾何懼之有!”
許攸聽完,心中猛嘆:哎,要被你害死了!早知道不收你那些錢財,也不至于被你這狂妄之徒牽連。
福爾康眼看許攸聽完面色難看,不發(fā)一言,自顧自的大笑而去。
平原城中,并無大將鎮(zhèn)守,只有一員小將名叫魏全,劉備臨走時,吩咐他:若是有敵兵來襲,只需緊守不出,火速報與我知,我自會領(lǐng)大軍而回。到時里外夾攻,便可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