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柳如風的師傅,那是一個老人,號玉笥老人,居于深山之中,是個風塵隱士。柳如風出師時,只囑咐他永遠不要提是玉笥老人的弟子,其余有什么作為就看他的造化。從此不再過問柳如風的事。其實玉笥老人弟子眾多,自己愛隱居,怕徒弟惹麻煩,因此每個徒弟出江湖時他都有同樣的一番叮囑,其它都好說,就是不能說是玉笥老人的徒弟。
玉笥老人在荊湖道玉笥山中,清溪板橋,數(shù)間茅屋,就是他的居所了。這里和他一起居住的還有三個弟子,有兩個是十多歲的小姑娘,長得胖乎乎的跟熊貓似的,卻跟著玉笥老人學會了搏虎降龍的本領。還一個叫馬玉成,算起來是玉笥老人的大弟子,年紀和入門時間都超過柳如風。這天玉笥老人讓兩個小姑娘整了一桌小酒,要送馬玉成出山。
“打算云何處游歷?”玉笥老人問馬玉成。
馬玉成早就一付躍躍欲試的樣子,說:“從小在山里長大,想云有水的地方居住?!?br/> “那你去太湖吧,太湖伏波莊袁家和我有些交情?!焙韧牮T別酒,玉笥老人對馬玉成說。又交給馬玉成一封書信,馬玉成揣進懷里,告別師傅和兩小小師妹,往太湖逶迤而去。
那馬玉成去到太湖,并不急于找伏波莊袁家,倒是在依水處先結(jié)一草廬住了下來。太湖之畔,背倚青山,門前是波渺渺,柳依依,與山中日月自不相同。在這里住了一段日子,平常在太湖邊垂釣,抽冷子也在周圍做了幾件俠義勾當,管些不平事,被傳頌開來。人們不知他名姓,便都稱他是“煙波釣客”。
這日在路上遇一喜轎,只見大紅喜轎顫顫悠悠,鼓樂吹吹打打,不見嫁妝,亦不見新郎,心中十分奇怪,就一路跟了下去,隱隱的卻聽轎里有啜泣之聲。那些吹鼓手和轎夫見是煙波釣客跟著,也無人過問,任由他一路相隨。到了地頭,周圍一打聽,原來是有錢人家,放下高利貸,臨了債務人還不起,債主就抓了他女兒來抵債。光天化日竟有這等行徑!馬玉成年輕氣盛,自然容不得這等霸人妻女之事,打算干預一番。
入夜,那富戶高朋滿座,開懷暢飲。他卻悄悄踅進了新房,要把那被搶的姑娘在洞房之前搶回。進得房來,見一女子身穿大紅喜服,紅蓋頭蓋著頭部,隱隱似在啜泣,就說:“姑娘快跟我走吧。”
本想去牽姑娘的手,那姑娘卻自己掀了蓋頭,一劍飛來,嘴里叱道:“狗賊!你看看我是誰!”馬玉成急退避開,卻是險之又險。那劍卻不饒人,緊逼他胸口,竟如影隨形。馬玉成邊退邊拔出劍來,本想救人,不意是個高手,反斗成一片。
打了半天,那喜服的姑娘跳過一邊,又叱道:“你不是那狗賊,你是誰?”
馬玉成說:“我乃煙波釣叟,本意是要救你,不知姑娘武功高強?!?br/> “什么阿,那姑娘早被我轉(zhuǎn)移走了?!?br/> 馬玉成恍然大悟,原來是早有人救了,留下個高手要收拾那霸人女的家伙,這才大水沖了龍王廟。
說話間主人和滿堂賓客都被驚動了,早涌了過來。那主人也是個會家子,一看新娘不在了,多出手持利劍的一對青年男女,知道自己的事已經(jīng)砸了,就想找這對男女出氣。再一細看,那男的是煙波釣客,女的更是名動太湖四岸八方已久的太湖女俠,頓時就象匯了氣的皮球。
原來假扮新娘的就是太湖女俠袁云霓,正是伏波莊的大小姐,只是馬玉成不認識罷了。那袁霓一身紅裝,持劍亭亭玉立。格外英姿颯爽,把馬玉成都看得癡了。只見她手中劍一指這家的主子,厲聲說:“你一慣欺男霸女,無惡不作,限你一炷香之內(nèi),帶著全家滾蛋。這座莊園,本俠收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