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邊章、韓遂的叛軍,就不得不提這次反叛的始作俑者——羌族。
????羌族據(jù)說也是炎黃后裔。東漢時期,“西羌”專指羌人中內遷定居于隴西諸郡的一支少數(shù)民族,是商王朝“四邦方”之一,據(jù)說羌族曾經加入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聯(lián)軍。而中平年間,這個古老的民族因為首領北宮伯玉的名字再次響徹華夏。中平元年,羌族首領北宮伯玉響應張角黃巾起義,在西涼豎起反旗,并先后脅迫涼州官吏邊章、韓遂入伙,形成了一只具有漢人號召力和羌人戰(zhàn)斗力的強大武裝力量。
????而此時,蕩寇將軍董卓正率領著手下三萬精騎在西涼荒漠上縱馬疾馳,赤黃色的西涼沙地上,三萬騎卒如同一波黑色的巨浪,追趕著叛軍潰逃的“魚群”。
????他們已經這樣跟了一夜,靜待著黎明的曙光指引他們收網(wǎng)。
????“父帥!參狼羌!”
????牛輔指著前方馬蹄揚起的煙塵喊道。
????董卓望向前方,那些是背上紋著“狼牙羊骨”圖騰的參狼羌騎勇,羌族中戰(zhàn)斗力最強的部族。
????“副帥,不能再跟了,過了葵園峽就是榆中城。論攻城騎卒可派不上用場!”
????聽到手下愛將李傕的報告,董卓隱約看到了遠方高聳的城墻。戰(zhàn)機稍縱即逝,等到潰軍進了城,變成守軍,自己就前功盡棄了。
????董卓狠狠咬了下嘴唇,高舉起腰間的項王刀。
????他知道,這一刀揮下去,自己也許就能活捉匪首邊章、韓遂,一舉洗去敗于黃匪的污名,重新成為大漢的顯貴。
????“殺!”
????項王刀破空麾下,似乎將前方的北風斬出了一道空隙。李傕、郭汜、樊稠、徐榮四將沙場一聲笑,吹著口哨帶領各自的騎兵隊分成思路,向潰軍的側翼包抄而去。
????董卓身后,兩員驍將率領董卓的親衛(wèi)騎兵“刃甲軍”緊緊跟隨。所謂刃甲軍,即是在魚鱗甲片之上鑄造鋒利的反鉤倒刺,使沖鋒的騎兵自身成為鋒利的長矛,圍攏起來,又能保護董卓成為不可近身的“鐵刺猬”,堪稱一種攻防具備的兵種。
????率領刃甲軍的,一位是董卓女婿牛輔,還有一個便是董卓胞弟董旻。
????大軍剛剛起勢,腳下土地就突然被黑幕所籠罩。
????董卓好奇的抬頭,只見眾人頭頂,不知何時出現(xiàn)了一道連接兩側山壁的石橋,遮住了灑向地面的陽光,像斷頭臺上的鍘刀,俯視著下面涌入的漢軍。
????這就是葵園峽,橫亙在渝中城前,因風化而形成的天然石門。
????前方,徐榮等四將在榆中城高聳的城門前,陷入了與叛軍的鏖戰(zhàn)。
????故地重游,董卓望著眼前的場景,往事的回憶涌入腦海。
????那是他鬢邊還沒有白發(fā)的青蔥年歲月,曾經意氣風發(fā)的少年董仲穎游歷西涼,就是在榆中城前幫助羌族部族抵抗山賊馬匪。當年也是在葵園峽,他的項王刀連砍山賊二十余人,救下了當時參狼羌的少主,而如今,他是來取羌人性命的漢軍大將,青春不再,恩義枉然,支持他走下去的,只剩下心中對功名利祿的渴望與追求。
????“董卓!拿命來!”
????一聲蹩腳的漢話從董卓頭頂?shù)目麍@峽石門上傳來。董卓還沒回過神來,無數(shù)巨大的石塊從天而降,狠狠砸在刃甲軍的身上。董卓身后兩步,一個騎卒連人帶馬被巨石砸成了肉泥。
????“北宮伯玉!老夫當初就不該救你!”
????董卓話沒說完,就被牛輔連人帶馬一把拉開,剛剛橫刀立馬之地瞬間落滿了巨石。
????而前方四將所率騎卒也落入下風,只見榆中城大門轟然中開,邊章、韓遂竟然率領叛軍以逸待勞殺出城來,場上攻守之勢逆轉,董卓的三萬騎卒成了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