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門距離蘇木家大約一里遠,門口正對著兩一橫一縱兩條街。
????縱的那條街名字很俗,衙門口,當初取這個名字的人也夠懶的。
????橫的那條叫書院街,因街邊的縣學書院而得名。明朝乃天子于讀書人出身的官僚集團共治天下,以文教興國??h衙門和縣學是國家機器中最重要的兩個部門。
????正是吃午飯的時節(jié),加上又不是趕場天,街上只稀稀落落幾個行人,顯得很是安靜,有朗朗讀書聲從縣學里傳來:“《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佳人。宜其佳人,而后可以教國人……”
????正是《大學》中的名句,意思是:詩經(jīng)上說,桃花絢麗多彩,枝葉多么繁茂,這位女子出嫁,一定會讓一家人都其樂融融。一家人和睦,而后才能教化全國的人。
????蘇木心中感慨,忍不住吸了一口氣,這情形讓他回憶起大學里的情形,書香四溢,古雅之風,中人欲醉。
????今天的天氣有些熱,縣衙門口立著兩個衙役,二人被太陽曬得有些懶,身體也是歪歪斜斜的沒個正形。
????見蘇木朝里面走,一個衙役才直起身體,伸手將他攔?。骸案墒裁吹模俊?br/>
????蘇木一拱手:“在下想求見縣尊大老爺?!?br/>
????大約是見蘇木一身讀書人打扮,衙役也挺客氣:“可是來報案的,看你徑直朝大堂闖,應該是刑事案子?”
????蘇木忍不住一笑:“卻不是?!?br/>
????“哦,不是刑事案子怎么走正門。若是尋常民事糾紛,得去二堂,還有啊,看你模樣也是個讀書相公,怎么不知道這點。若是民事案子,得先找宗族的族長,實在解決不了,才會同里、保報到縣尊大老爺這里?!?br/>
????蘇木沒想到古人還有這么個講究,一楞,這才想起,明朝雖然是中央集權制,可政令只能下到縣一級。民間若有事,得先由宗族自行解決。若是越級上報,官府根本不會受理。
????皇權、政權、族權,一級一級,構成一個呆板而井然有序的社會形態(tài)。
????蘇木:“在下不是來報案子的,就想拜見一下縣尊?!?br/>
????衙役:“原來如此,縣尊大老爺本就是進士出身,他老人家說了,若是有士子來訪,不得無故阻攔。還請教你的名諱,是什么功名,小人也好去通報?!?br/>
????蘇木:“我不過是一普通讀書人,卻沒有功名在身?!?br/>
????聽到這話,衙役的臉色就淡了下去,說話也不客氣起來:“沒功名的讀書人……只怕大老爺不會見你,對了,說了這半天話,你究竟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我……叫蘇木?!?br/>
????“蘇木,沒聽說過,我管你是蘇木還是蘇鐵,你一個平頭老百姓也敢來縣衙。快走,仔細吃板子!”說著話,那衙役就不客氣地伸手來推搡蘇木。
????被人這一通搶白,蘇木脾氣雖好,可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性,臉色一沉,拍開那人的手:“有話好好說,動什么粗?”
????衙役一時不防被蘇木將手拍得生痛,頓時就惱了。衙役在明朝屬于賤民,可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卻代表著官家。平日里作威作福慣了,別人見了他都是一臉的恭敬,什么時候遇到過這種不開眼的人。
????就決心好生整治一下這個黃毛孩子,他便將怪眼一翻,上下打量著蘇木,獰笑道:“好小子,你什么身份,竟敢穿儒生袍服,拿下了!”
????聽到這話,蘇木一呆,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背心立即出了一層毛毛汗。
????原來,蘇木的父親本是舉人出身,他去世之后,蘇木窮困潦倒,身上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早就破爛不堪。
????當初他父親去世時,蘇木才十五歲,本就是長身體的時候,很快,舊衣裳就不能穿了。又沒有錢置辦,索性就將父親留下的舊衣服穿在身上。
????明朝的士農(nóng)工商不但階級分明,連穿衣服都有嚴格的制度。比如商人乃是四民之末,再有錢也不能穿綾羅綢緞,而有功名的讀書人則穿瀾衫,戴方巾,若是穿錯了就是一樁重罪,輕則罰款,重則被人揪去見官,打上幾十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