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到處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陰暗云彩,連帶著讓整個漳州城內(nèi)外的百姓心里也都感到陣陣的壓抑?,F(xiàn)如今蒙古人的軍隊早已占領了整個中原,就連江南半壁也有大半淪入了所謂的大元朝治下。
這漳州城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落入蒙古韃子的手中吧?如今的漳州知府胡林汕站在漳州城北門的城樓上,神情肅穆遙望著遠方,說不定哪一刻就會有大隊的蒙古騎兵和歸附大元朝的漢人降軍來進犯漳州了。
胡林汕今年三十七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而幼時讀書少年中舉,及至進士及弟出仕一方,能在朝廷風雨飄搖百姓人心湟湟之際還將漳州城經(jīng)營的頗為穩(wěn)固,城內(nèi)兵甲糧草也算齊備,胡林汕的能力還是極為出眾的。
可即便是這樣,胡林汕自己知道在平素鎮(zhèn)定的表情下,自己的心中又是如何的迷茫。站在城頭北望,胡林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等待的是什么?南來的會是響應朝廷號召而來的義軍還是大元朝的兵馬?在這浩蕩的天下大勢之下,靠著自己這漳州城內(nèi)的數(shù)萬百姓五千兵丁又能做些什么呢?
恍惚之間胡林汕不禁又在腦海中思索起這這幾年來的形勢,自去年元軍攻入臨安城,年僅五歲的恭帝在全太后的帶領下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歸降了大元朝。
惟有性格堅毅的楊淑妃在殿前禁軍統(tǒng)領江萬載父子的保護下,悄悄帶著自己的二子廣王趙昰和衛(wèi)王趙昺逃出臨安,一路南逃后在陸秀夫、張世杰和陳宜中三位大人的護送下,終于在福州安定下來,敦請廣王趙昰登基,建年號景炎再繼大宋皇統(tǒng),并傳檄天下號召天下漢人起兵擁護朝廷反抗元朝。
雖說大宋朝廷的正統(tǒng)還在,可是看看如今的天下大勢,消息靈通的士紳豪族們都知道這大宋的天下恐怕是難以為繼了。短短的數(shù)年時間里,大宋換了三任皇帝其中兩個還是幾歲的娃娃,就這樣還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而大元朝自1264年9月忽必烈發(fā)布《至元改元詔》,取《易經(jīng)》“至哉坤元”之義,改“中統(tǒng)五年”為“至元元年”。12月18日,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從大蒙古國皇帝變?yōu)榇笤实?,大元國號正式出現(xiàn),忽必烈成為元朝首任皇帝。
而許多“聰明”的儒家仕子們在看到大元的崛起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也就順勢在忽必烈重視漢人儒家傳統(tǒng)重用儒家學說全盤繼用大宋原有的行政官員和行政框架的政策下紛紛歸順了大元。這也讓大元治下的中原地方在十年間慢慢的恢愎了平靜,大元朝在中原的統(tǒng)治也越來越穩(wěn)定了。
現(xiàn)如今,大元朝內(nèi)左右丞相之下,越來越多的漢人仕大夫們堂而皇之的在天命所向的招牌下大搖大擺的站在了大元朝的金殿上。如董文炳(忽必烈稱其為董大)、劉秉忠、張弘范等人更是深受忽必烈重用,官居二品大權在握。
什么蒙古韃子與漢人勢不兩立的說法在這些漢人眼中早就蕩然無存了。更不用說原來金國境內(nèi)的漢人了,他們對于大宋的威脅甚至比人口稀少的真正蒙古人更大的多。
而現(xiàn)在對偏安福州的大宋朝廷最大的威脅就是大元朝鎮(zhèn)國上將軍、江東宣慰使張弘范,一位出身金國境內(nèi)后來歸降蒙古人的漢人后代。
“唉!”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回顧過蒙人的勢力后胡林汕再想想如今自己的家國,江山淪陷朝廷細弱,這大宋的天下還有挽回的余地嗎?還有誰人能有這個能力和號召力,再組織起兵馬來為朝廷光復天下呢?
左丞相陳宜中大人聲望、能力自不必說,惜乎過于文弱不愔武事只能在朝中忙于案牘之事。太傅張世杰大人文治武功都極為不凡,如今朝廷能在福州安居片刻也全靠太傅大人操勞,張?zhí)抵倚牟欢芰Ψ欠沧圆槐卣f,可是性子過于暴烈卻難得眾人之心。想來也惟有右丞相文天祥文大人文武又全,堅忍不拔且有容人之量心胸廣闊,才最有可能是這樣的中興能臣吧?
只是可惜文丞相不能坐鎮(zhèn)中樞總攬全局,如今還正在前方與蒙古人轉戰(zhàn)不休,雖說在蒙古人的強大攻勢下文丞相不停的敗退游擊,可是卻敗而不潰總是能迅速再次組織起兵馬反復偷襲蒙古人,其中也不乏一些小的勝利。漳州和身后的福州能有現(xiàn)在的暫時安靜,不也全是文大人在前方征戰(zhàn)之功嗎?想到這里,胡林汕強打精神抬頭遠望,真希望文丞相的兵馬能快些到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