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侯,劉賀真恨不得長出一雙翅膀,當夜就飛進長安未央宮登基算了。然而,他就知道猴急,卻不懂做皇帝的規(guī)矩,竟然也沒人教他。事實上,就算是教他了,估計他也未必聽得下去。
那么,做皇帝的規(guī)矩是什么呢?很簡單,準備辭讓三次。理由也是千篇一律的,說天下能人輩出,自己不夠資格,還是讓他別人去做吧。
這不是謙虛,這叫做秀。此個政治秀,自劉邦開國以來,已成傳統(tǒng)。劉邦之后,將此傳統(tǒng)演得最為成功的,恐怕就是劉恒了。
當年,呂雉勢力倒臺,陳平和周勃商議選皇帝,最后敲定了代王劉恒。然而當長安旨意發(fā)到代地時,劉恒非但不興奮,反像要被人家推出去踩地雷似,弄得全家都神經(jīng)緊張,戰(zhàn)戰(zhàn)兢兢,坐立不安。
于是,他先是辭讓。辭行沒通過,又只好開會討論,會議上辯論激烈,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最后,只好派人去長安探虛實,弄清情況,然后才慢吞吞地前行。
到了長安后,劉恒低姿態(tài)出場,一秀再秀。最后,終于坐穩(wěn)屁股,天下在手,任其拿捏。當然,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劉恒之所以成功,跟他成長經(jīng)歷無不莫大關系。
劉恒早年經(jīng)歷過很多苦,經(jīng)歷過呂雉時代的政治風波,無論是心智還是心理,都過早成熟。這是其一;劉恒打小就被老媽子薄太后嚴加管教,修身養(yǎng)性,韜光養(yǎng)晦,終成大器。這是其二。
反觀劉賀,要家教沒家教,要磨練,沒磨練,簡直就是一有頭無腦的小混混。他這樣手無寸鐵地要去出去闖蕩江湖,無異于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以上這些道理,昌邑王國中尉王吉是知道的。所以,在劉賀動身之前,他還特別寫了一封書,告訴劉賀到長安后,必須注意兩件事:第一,就是謙虛,謙虛再謙虛;第二,聽霍光大將軍的話,做個乖孩子。不乖的話,可能連糖都沒得吃了。
當時,劉賀看了王吉的奏書,一笑置之。他將王吉奏書一丟,拍拍手就走人了。
真是擔心什么,就來什么。劉賀人還沒到長安,就在路上耍起了皇帝的威風。來到濟陽(河南省蘭考縣東北十固陽鎮(zhèn)),他叫地方政府給他供獻特產(chǎn)。此特產(chǎn)一是長鳴雞,據(jù)說很珍貴;到了弘農(nóng)郡(河南省靈寶縣東北),命奴隸主管給他弄美女,放到車上以解旅途寂寞。
劉賀也知道自己的作為實在有些不像話,所以把美女偷偷地藏在車上玩樂。沒想到,到了湖縣(河南省靈寶縣西),就被中央迎駕的使節(jié)發(fā)現(xiàn)了。國喪期間人人都不得行男女燕好之事,特別劉賀還是朝廷迎回長安即將繼承劉弗宗嗣的人選,擄劫民女在車中行此**奸情,視為不孝,罪行難恕。
于是,使節(jié)找來昌邑王國國相訓話。國相很委屈,又不知道怎么處理才好,又只好找到郎中令龔遂。龔遂一聽,兩話不說,直奔劉賀處,質(zhì)問到處有沒有這回事。
劉賀理不直,氣很卻壯。他說:“別把我想得那么壞,根本就沒那回事?!?br/> 龔遂說道:“沒那回事,為什么車上會有人偷藏美女?”
劉賀說:“我不知道,反正這事不是我干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