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比較慢熱,新手村章節(jié)套路較老,最好能耐心看到出新手村。作品相關里的卷設定內容可以不看,不影響閱讀。
———————————————————————————————
丁颯,1米80的個頭,稍微顯瘦的身材,一撮豎一撮彎可以讓鳥搭巢的頭發(fā),略微發(fā)黃的睡衣上可以看到明顯的油漬,一張臉雖還可稱的上清秀,可一副沾滿頭屑和灰塵的眼鏡足以喧賓奪主。
今年已經25歲的丁颯可謂是文不成,武不就,無業(yè)宅男一名。
他的父母在他3歲的時候就去了國外打拼,將其丟給爺爺奶奶撫養(yǎng),等到4年后父母事業(yè)稍有所成的時候想接他去國外,爺爺奶奶卻舍不得。
沒過多久母親再次懷孕,這事就拖了下來,10月之后又生了一對龍鳳胎,父母工作繁忙還要帶2個孩子就沒有人再提起這茬。
等到丁颯初二的時候,奶奶身體又開始每況愈下,一直沒能盡到子女責任的父母就更不好意思再提這事,再之后2年奶奶去世,沒過幾年又幫爺爺送了終,丁颯就再沒有人管束。
因為和父母感情不深,英語口語又實在不過關,加上自己一個人也覺得挺自在,正好又考上一個還算不錯的大學,就徹底絕了去國外的想法。
經濟上父母給了一套80多平米的學區(qū)房,爺爺奶奶留了一套市口相當不錯的門面,一套120平米的住宅。
120平米的房子是爺爺奶奶和自己初中后一直住的,也就沒租出去,自己住,剩下的門面和學區(qū)房的一月房租就能有一萬出頭,還有50多萬的存款,維持他一個人的生活和學費那是綽綽有余。
何況父母還一直給丁颯寄錢,因為匯率關系這筆錢還要超過房租收入。
大學畢業(yè)之后丁颯就讓父母不要給自己寄錢了,然后因為社會慣性也試著找了幾份工作,但都沒干長,最長的都不到2個月。
因為實在沒有什么生活和家庭壓力,索性就干脆做包租公。
丁颯畢竟是上過大學的人,雖然整個大學基本都打網游去了,但好歹是個大學生,具備一定的投資理念,于是用此時已經80多萬存款交了另外一套自己看好的門面首付,然后就用這個門面的房租付后續(xù)的分期貸款,自己則宅在家里玩游戲,一玩就玩到25歲。
丁颯的游戲水平非常高,尤其擅長rpg類型的網游,再加上經濟上比較寬裕,因此玩游戲從來都是奔著服務器第一去的。
和競技型網游從17歲開始,基本過23歲狀態(tài)就開始下滑不同,rpg網游因為更注重綜合資源的積累,人際交往更加重要,讓玩家分心的因素也要多出很多,所以巔峰期來的較遲,狀態(tài)下滑的時期也相對較晚。
而此時正是丁颯狀態(tài)最巔峰的階段,在近年的幾款游戲中只要不是運氣不好造成的不可抗拒因素導致的大問題(比如職業(yè),團隊等),丁颯就從未讓服務器最強的位置旁落過。
《抉擇》是由全球數家巨型軟件及游戲企業(yè)聯(lián)合研發(fā)的一款的新時代網游。
雖然在游戲視覺和語音方面采用虛擬頭盔,但操作模式方面仍然不能擺脫鍵盤鼠標的操作模式,但《抉擇》官方以其超強的技術和經濟實力,宣稱其每個服務器在開服時就可以容納20萬玩家同時在線,而且隨著游戲的運營,還將不斷擴容,以提高玩家容量,達到真正的數十萬人同服。
這種提升和過去號稱最高10萬人同時同服在線,實際過萬人就瀕臨崩潰的渣渣服務器相比是一種巨大的變化,也必然也會使公會運作模式、廣告植入模式等等方面出現(xiàn)巨大變革。
但這些還只是遠景,《抉擇》這款游戲號稱是角色自由度最高的網游,每個玩家都可以打造獨一無二的個性角色。
具體來說就是盡管為了照顧新人玩家,職業(yè)框架雖然仍然存在,但角色不用加屬性點,取而代之的是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打造自己的技能樹,職業(yè)和部分技能則影響角色屬性的成長幅度。
如果沒有職業(yè)框架,讓玩家自己加屬性點,很多新玩家在剛上手時難免會有無所適從之感。
而且有個職業(yè)框架也更符合現(xiàn)實,就像人出生身體素質總是有差別的,有人身體比較強壯,有人頭腦比較發(fā)達,現(xiàn)實中人們也只能朝某個方向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開發(fā)自己的智力,不可能嗖的一下加出一條肱二頭肌出來,當進行運動時也往往不會只鍛煉某一部位肌肉,因此抉擇中不可能出現(xiàn)極端加點只發(fā)展單一屬性的情況。
也就是說理論上戰(zhàn)士也可以去學習法師技能,法師也可以去學習盜賊的潛行,只要你能滿足技能樹的前置要求,你想打造出什么樣的奇葩角色都可以。
當然,強不強另當別論。畢竟你戰(zhàn)士職業(yè)的智力成長幅度肯定高不到哪去,法師還有法術強效等主動或被動強化法術效果的技能。
法師去學隱身也需要消耗掉多個技能欄位去學習對法師而言用處并不大的盜賊系職業(yè)技能作為前置,另外盜賊本身還有一系列強化潛行以及反偵技能,比起半吊子的法師潛行肯定要強上不少。
到最后究竟如何只能看玩家的頭腦和運氣了。
《抉擇》即將公測的消息一發(fā)布(《抉擇》不進行封測、內測直接公測),丁颯就看中了它,并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他首先花了4天時間將官網和相關論壇上的所有資料都閱讀了一遍,包括官方提供游戲歷史背景和相關介紹。
由于直接公測,官網提供了新手村的地圖及新手村中所有的常規(guī)任務及普通怪物說明。
丁颯根據任務說明,做了一份預計劃統(tǒng)籌表,然后對其進行了分析和計算,先將可以多個任務同時進行和移動路徑順路的任務列規(guī)劃出來,然后將其中消耗時間長,回報率低的任務列出來,然后參考打怪獲得經驗決定是否放棄這些人任務。
在做好統(tǒng)籌后,用畫圖工具在下載下來的新手村地圖上將行進路徑,任務明細及相關數據一一進行標注。
接著丁颯跑了一趟打印室將做好的地圖擴大數倍后打印了出來,以方便自己隨時查看。
盡管這份表和地圖一定存在許多問題,和游戲開服后的實際情況也必然有所不符,但作為一份參考,卻能讓丁颯能夠第一時間對效率高低有個心理預期和數據比較,并可以針對其進行迅速調整。
這里提一下丁颯的師傅,丁颯玩游戲只拜過一個師傅,這個師傅自然也是個游戲玩家。
丁颯是大三的時候認識他的,自從拜師之后丁颯的水平和之前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師傅將自己引領進了網游的真正大門,幫他開了竅。
盡管真正跟師傅學習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但師傅卻是改變他整個游戲生涯的人。
丁颯的師傅比丁颯大8歲,在拜師的時候其個人水平早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而且他在游戲操作上的天賦也沒有丁颯出色,在拜師的后半段時間其個人實力就已經慢慢被丁颯所超越。
但丁颯師傅是個極其稀有的理論型玩家,而且不是紙上談兵的那種,其理論、數據、實際結合的極其出色,玩游戲完全是用腦子在玩。
早在他24歲時,由于工作和生活等問題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再有很多時間花在游戲上的時候就開始向管理型玩家進行轉型,早期目的是通過團隊來獲得更多的資源,后來卻真正喜歡上了這種游戲類型,開始以團體發(fā)展作為第一考量。
為此他去自學了心理學,語言邏輯學,然后根據自己的游戲經驗總結了大量網游管理方面的理論并將之付諸于文字。
丁颯師傅曾對丁颯說:“我玩游戲不少年了,徒弟收了很多,你是最出色的那個,但是也不愿意靜下心來學我自認為最精華的東西。
當然,我收的徒弟中愿意學的就很少,愿意學的要么悟性不夠,要么自身條件不足,很難學到精髓,隨著我歲數的增加,家庭的壓力的增大,游戲也不知道還能玩幾年,估計是教不出去了。
也難怪,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爭第一,喜歡前臺那鮮亮的位置,誰會愿意跟我學網游管理方面的東西呢。”其后丁颯和他師傅偶爾也合作過1,2款游戲,但大多數時間就沒什么接觸了。
倆年后,丁颯師傅結婚了,然后從此就放棄了網游,回歸現(xiàn)實和家庭。而就在這一年丁颯真正進入了他的個人巔峰期。
丁颯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是出名,趁著自己還在巔峰期盡可能的在本就微不足道的網游史中留下自己的足跡,或許在別人眼里自己是不務正業(yè)的,但最起碼要證明自己來過,玩網游這些年并不是毫無意義。
網游頂尖玩家最基本的素質是什么?是了解自己。
在無法了解對手情況下(rpg網游很少有專業(yè)團隊為你收集對手資料,也不可能有足夠的錄像資料),知道自身的能力極限和短板就是最基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