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的大火,燒了足足兩個時辰。
張楚期間未曾離開,只是靜靜地站立在門前不遠處,親眼看著過往的一切成了飛煙。
等到火焰完全消失之后,張楚才走進了廢墟之中,找出張一筒的殘骸。
出人意料的是,張一筒的尸體并沒有被燒成骨灰,只是變成了漆黑模糊的一團骨頭與皮膜形成的東西。
張楚細細檢查了一番,這團物事沒有異味,就連血肉被炙烤的味道也沒有。
無論是張一筒的氣息,還是之前不久的跳尸氣息,都消失不見了。
思索了片刻,張楚便拿出一塊布,將其包了起來。
.........
五官村,就在張楚父子所居住的那座山下不遠處。
這村子叫這個名字并不是因為此地曾經(jīng)出過五位做官的人,而是因為先后曾經(jīng)有五個不同的政權(quán)在此收過稅,而且稅都已經(jīng)收到了二十年后。
這也就導(dǎo)致村內(nèi)的大部分人不堪重負,紛紛離散而去,村子逐漸荒涼。
后來又有逃荒的人來此,聚落成村,聽說了這個故事后,便取了這么個名字,取個好兆頭。
只是,這個名字似乎并沒有帶來什么運氣。
日子還是一樣的過,本地的政權(quán)又換了一個,稅收又要開始重新收了。
棺材鋪的老孫頭,已經(jīng)在考慮搬離此地了。
聽說南邊出了個孫先生,聲勢浩大,一時無兩,倒不如投奔過去。
說不定還能弄個官兒當(dāng)當(dāng)呢。
“我要一副棺材。“
就在老孫頭做著美夢的時候,一道清冷似冰雪的聲音,刺醒了他。
老孫頭嘴里咕隆著,慢悠悠地站了起來,不咸不淡道。
“有,你要什么價位的?“
棺材鋪有棺材鋪的規(guī)矩,本就是做的白事的買賣,掌柜的面上不能帶笑,服務(wù)不能太熱情。
甚至就連“你好“”再見“之類的話語,都不可以對著客人說出來。
該來的不能推,走遠的也不能追。
所以當(dāng)面目蒼白,須發(fā)稀少的老孫頭慢慢走出來時,張楚并沒有什么不滿。
只是淡淡說道。
“最好的棺材,可以的話,配輛驢車。“
老孫頭聞言,不經(jīng)意的抬眼打量了下對面的少年郎。
抬頭看去,是個一米七左右的少年郎,長得怪好看的,可惜腦子有點問題。
大冬天的,居然穿著一身單衣,赤著雙腳。
“兩枚大洋。“
盡管對面只是個少年郎,而且腦子估計還有問題,但老孫頭并沒有漫天要價。
眼下的這個世界,充斥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東西。
三教九流,每一個行當(dāng)都有著各自的規(guī)矩。
這些規(guī)矩,都是先人們用血與淚總結(jié)出來的教訓(xùn)。
做死人買賣的老孫頭,可還沒有活夠呢。
“可以,什么時候交貨?“張楚問道。
“冒昧問您一句,怎么走的?“
老孫頭猶豫問道,想起了鋪子里以往留下的那口棺材。
“怎么?“張楚眉頭一皺,看向了老孫頭。
“嗐,我這里有一口現(xiàn)成的,是以前定下的,卻沒用到,就留在這了,用料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