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長約二十米的碩大的木質(zhì)書架頂天立地的靠墻排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著著書籍以尹依嬌小的身體作對比,顯得很是壯觀,但這僅僅只占了整個地下室不到三分一的地方。
“書可真多啊?!币栏袊@,本以為宗門都比較喜歡用玉簡記錄,紙質(zhì)的書籍應該不多,可現(xiàn)在來看比起一座小型圖書館也沒差了,對了,還不只是紙質(zhì)的,這里還有竹簡、絲帛這類的書籍,一看就歷史悠久。
“這點兒可不算多,”藍師兄笑著說,“而且好些都是近千年來因著玉簡越來越少才將一些不重要的用紙筆記錄,而古早點的要么是寫的時候修為很低,要么就是有書寫的愛好?!?br/>
尹依了解,又仔細打量了一下書架,見是按年代和作者名擺放的,便又詢問了時間離得最近的一個書架——主要是考慮到古老的文字可能看不懂的情況——然后直接走過去挑選起來。
說是離得最近,也差不多是兩三百年前的作品,主要是因著這么些年外門弟子外出的少,能帶回來的書更少,現(xiàn)加上帶回來的書也不一定能留在藏書閣,不過不管怎么說,至少這個時代的字尹依還是勉強能認出來的。
這個時期的書不多,作者也只有二三個,尹依仔細看了看,最后決定先選幾本游記來看——她的作為太低,這個時候看修行心得之類的就跟才學會加減法就去看微積分一樣沒有意義。
每個作者名下的游記各挑了二三本,尹依跟著藍師兄去登了個記就直接回了劍峰。
將手里的書按照作者名歸集好放在桌子上,給自己泡了一杯茶,尹依先把只寫了一本的作者名叫梁林,書名叫《南游記》的書打開,一入眼,堅排繁體沒標點符號,這閱讀體驗可真夠差的。
不過尹依早有準備,從手鐲里直接將自己的智能手機拿出來開機——雖然在云華宗是沒有信號的,但作為一只智能手機,沒網(wǎng)的情況下還有其他功能可以使用,比如在這次回宗門前專門下載的一套古文翻譯app,當然這也只有呆在劍峰地位超然的澄光老祖的仙侍敢干這種事,要是宗門弟子,估計早就被沒收了。
快速的將這款app打開,尹依為自己當初付費將整個數(shù)據(jù)庫全部下載就怕沒信號翻不出來的機智點贊,有這利器在手,何愁看不懂古文?當然,這也是她為何要從年代最近的書看起的原因,怕太古老了翻譯軟件都翻不出來。
不過好在只是翻譯兩三百年前的文字,這款app還是很給力的,雖然不說是百分之百譯出來,不過尹依用這個輔助也基本上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再加上已有了練氣一層的修為,整個閱讀速度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這本游記本身內(nèi)容就不多,尹依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將它全部看完,不得不說這位梁林長輩的文筆還是不錯的,用很多華麗的辭藻來堆砌,不過把這些感嘆贊美全去掉,其內(nèi)容真的是一點意思都沒有,跟個行程安排表似的,從這里到那里是坐車還是坐船,晚上可以在哪里留宿等等,還不如一份自駕游攻略呢,不過這種評價也有對古文不通的原因,畢竟不管是刻畫人物還是景物,看不懂形容語句就沒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