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恍何人?
念及此人身份,趙信心中瞬間涌起了怒火。
“李存孝人呢?!”
見雨化田只身歸來,趙信更是火冒三丈。
這個夯貨!尚未立功,竟先惹下了禍端!
雨化田單膝跪地,垂首道:“圣上息怒,臣收到消息后,已命人去尋李將軍了!臣這便去親自尋他。”
趙信勉強壓下心中火氣:“去吧。”
這廝,殺誰不行,偏偏殺了晁恍!
晁恍官居光祿勛,主管宮廷內(nèi)的警衛(wèi)事務(wù),手下皆是精兵良將。
原著小說中,朝堂上的官職體系,原作者引用的是東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
趙信也不知道原作者為什么設(shè)定了三公九卿制后,又搞了一套明朝的宦官體系。
實際上,光祿勛的權(quán)力尚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在其手下,光祿勛辦公之所亦是候補官員集中訓(xùn)練之處。
最重要的是,晁恍是崔岑的心腹!
崔岑門下子弟,手中黨羽,多為朝中文臣。
唯有一個晁恍是握有兵力武將,深受崔岑器重。
光祿勛乃宿衛(wèi)之臣,掌宮廷之內(nèi),政治地位對崔岑來說亦十分重要。
晁恍手下的虎賁營和羽林騎,名義上是保護宮廷,但實際上卻起著監(jiān)視與限制的作用。
而且,宮廷貼身禁衛(wèi)中的兵權(quán)是獨立的,不受手握天下兵馬的南蒼節(jié)制管轄。
有晁恍在,皇帝的一切都在崔岑的掌握之中。
趙信很清楚晁恍此人的重要性,招來劉穆之,也是想與之商議該如何對付此人。
可沒成想,竟被李存孝直接魯莽殺了!
以崔岑對晁蓋的器重,現(xiàn)在人死了,定會產(chǎn)生不少麻煩……
晁恍被譽為京都第一猛將,素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盛贊。
這樣一個人物,李存孝居然把他干掉了!
趙信在煩惱氣憤之余,也不禁在心中暗嘆李存孝的勇猛。
“哼,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他殺了晁恍,豈不是置朕于不利之地?!”
趙信端起桌上半涼的茶盞,灌下幾口才稍壓下心中怒火。
此時,晁恍死訊,必已傳到崔岑耳中。
無需多查,對方便可知李存孝是他的人。
那在崔岑眼中,豈不是他趙信變相挑釁崔岑了嗎?
李存孝此舉,直接將他推到了崔岑的對立面!
如今宮內(nèi)之事還未解決,怎能直接宣戰(zhàn)崔岑一黨?
趙信壓著怒火的目光盯著殿門方向,雨化田到現(xiàn)在還未回來,也不知李存孝那夯貨又整出了什么幺蛾子!
“穆之,對此事可有何良策?”
劉穆之并未見過李存孝,卻也曉其威名。
失手單殺晁恍,也是證明此人勇猛強悍,飛虎將軍名不虛傳。
劉穆之起身躬身揖道:“陛下息怒,李將軍性子耿爽沖動,雖是闖了禍端,但也并非什么滔天的罪過。
即使惹得崔相驚疑惱怒,但微臣覺得對方應(yīng)該不會做出什么過激舉動,畢竟只是一員武將,死了,再扶持一人也就是了。
眼下諸王反叛,崔相自顧不暇,又哪有心思去為一個光祿勛報仇討公道?
微臣覺得,不妨將此事與姻親之事一并告之太尉,想必太尉對于此等事,定是喜聞樂見的。
若是李將軍能在太尉面前磕上幾個響頭,拜其為師,臣有七成把握,可讓李將軍坐上這光祿勛之職?!?br/> 趙信驚詫地看著劉穆之,見其眸光波瀾不驚,老神在在,一副穩(wěn)坐泰山的模樣,心中更是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