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懷疑朱俊的話,以朱俊的學問評價出來,至少七成讓人誠服。
“二郎,你言重了吧?!庇忍蠎岩傻貑?。
“一點也不言重,天色快要接近黃昏,你們今天不會走了?!?br/> “我們帶了帳蓬過來?!备仪橐粋€個當作來休假的。
“那你們跟我來,我將他的筆記拿給你們看。”
“好啊?!?br/> 幾個人向王巨家走去。
李萬元扭過頭問朱清:“朱管事,朱家如何認識這個少年?”
“機緣,”朱清打了一個哈哈。
其實他也在好奇。
論語那不算,那套五經(jīng)正義,這個小子才得到一個來月,這一個來月能學到什么?
幾個進了王巨的家。
一個簡陋的茅草屋,家中更是四壁空空,能看得上眼的便是王巨揩油買來的五經(jīng)正義,另外就是朱俊帶來的筆墨紙硯,一起放在王嵬替王巨打的那個簡易書櫥里面。
所以王巨都懶得鎖門。
難道王家寨還能出竊書賊?
朱俊在書櫥里拿出一疊紙張,從中抽出一張紙。
上面是王巨學習《中庸》的心得。
這時候中庸還沒有單獨抽出來,依然屬于禮記的一部分。
至于經(jīng)義,有五經(jīng),有九經(jīng),有十三經(jīng)的說法,而且時常改動,不過儒家主要的經(jīng)義就是《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尚書》,變來變?nèi)ゾ褪沁@些經(jīng)義,無外乎主次輕重的變動。至于老子,莊子,管子,國語,荀子,墨子,韓非子這些書在儒家中地位一直不是很高。但現(xiàn)在沒有中庸,沒有大學,全屬于禮記一部分。
紙上便是一些中庸里王巨自己揣摩出來的注解。
然而開始一行字便吸引了大家。
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新邑。中,中正,正中。
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庸,用也。
天地有陰有陽,有剛有柔,有明有暗,中庸,用中也,偏陰用陽,偏暗用明,偏柔用剛,使之剛柔相濟,陰陽協(xié)調(diào),不偏不倚,治國化民,方曰中庸之道也。
中庸不是孔夫子寫的,乃是他后人編著,包括中庸后面都寫得云里霧里,因此大多數(shù)認為是裝平庸,難得糊涂。后來也有許多儒學大家做了注解,但從就沒有人清楚地指出中庸實際就是一種持中的調(diào)節(jié)之術!
這樣新穎的觀點后面那些紙張上繼續(xù)在不停地出現(xiàn)著。
大家啞然。
楊都懷疑地問:“他真是自學的?”
不相信啊。
這些注釋就是文字稍糙了一點,畢竟還小嘛,那來的那么厚的文字功底。
然而只要加工一下,便能當成新穎的經(jīng)義詮注。
“絕對是自學的,王家寨幾乎沒有人識字,要么他繼父識字,不過他在保安軍的繼父對他很不好,即便那個姜員外,學問也有限,根本沒有這么深奧的想法?!敝烨宓?。
但是他看著這些紙上的注解,盡管在心中將王巨當成了妖孽,然而現(xiàn)在又進一步撥高。放下紙,慎重道:“二郎,你在王家能吃苦便吃苦,不能吃苦就回去,切莫得罪他,還有你們也是。”
“我吃苦了,”朱俊愁眉苦臉地說,他攤開手,王巨手上起血泡,他更起血泡了,趙家小娘子看得心都碎了。
“吃苦也值得,要知道他以前僅讀過一本《論語》,這套《五經(jīng)正義》乃是因為機緣才得到的,時間不過一個來月?!?br/> “哇噻?!比齻€青年一起傻眼。
…………
到了夜晚,天氣便有些冷。
美麗雖好,也要身體能吃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