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王爺來了
距離彗星之事過去已有五日,縣里的百姓早不復(fù)當(dāng)日的恐慌,身處戰(zhàn)亂之地,三餐溫飽尚且不易,這天上過去的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
文賢教總部白蓮池已然被大軍圍困,逐步從周邊州縣向鄒縣退守,但鄒縣周邊依然大部分還在文賢教之手,目前的兵力也僅僅是可以確保這縣城無虞。平叛大軍雖近在尺寸,可大軍自五月從曲阜直接揮兵田黃白蓮池,這縣城之困卻無一兵一卒前來解圍,也沒有一官一將前來,張體健也想過前去拜會,可害怕這邊一走,鄒縣城便被失守了,便一直在縣城里待到今日。
借彗星一事,文賢教在縣城周遭散播謠言,無非便是借天象異變煽風(fēng)點(diǎn)火。興許是文賢教眾人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此次竟然放出三日攻城擒縣令的狂言。
張體健也想通了許多,在其位當(dāng)謀其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也只是個場面話,他愿意放過叛賊,可這些叛賊估計早就對他這個縣令磨刀霍霍了,生死攸關(guān)之事,張體健也只能和這叛賊不死不休了。若能因此博的一番功勛,更是美哉。
近幾日這位讀書人便一直戎裝著身,帶領(lǐng)縣中兵勇和城訊官兵輪班巡查,而李文華也派出了幾波斥候,前往各鄉(xiāng)社探查消息。
如此這般轉(zhuǎn)眼來到了七月十六,張體健早早地便來到了李文華的城墻旁的營房,李文華眼瞅著這位張縣令最近幾日日漸黝黑的皮膚,也開始有些佩服這位監(jiān)生出身的讀書人。
“張大人,何不多睡會啊,公事繁忙,可別累壞身子了!
“無妨,無妨,李大人無需客氣,本官乃一縣之長,理應(yīng)該與百姓共存亡啊。”張體健自來到鄒縣以來,戰(zhàn)事不斷,雖然從未奔赴前線殺敵,但常年的緊張戰(zhàn)備和金戈鐵馬之音也讓張體健早已習(xí)慣這些生活,戎裝佩劍更是經(jīng)常,張體健害怕的不是刀光劍影,而是那說不清摸不著的天道異象,人心浮動。
“李大人,軍營之中糧草可還充足,近些日子這叛軍如秋后螞蚱一般反撲,兗州所運(yùn)糧草也遲遲未到,軍中如若缺什么,你只管開口,本官來想辦法,”張體健頓了一下,“軍心不可動搖,否則縣城危矣,單靠本官手下征集的鄉(xiāng)勇抵不了叛軍的一波沖鋒啊”
“大人,下官也知道縣城如今糧草匱乏,縣里給的糧食也是從縣衙和各家各戶老百姓的手里攢下來的,我們當(dāng)兵的饑一頓飽一頓的還渙散不了軍心,大人盡管放心!崩钗娜A發(fā)覺近幾日的交流下來,張體健也沒有別人口中所說膽小怯懦,心里也逐漸對這位縣老爺不再抵觸,“還有一事,如今這城中糧食已然不多,這孟家歷代受朝廷恩典,家中糧食定然不會少了,為何...”
“哎,孟家貴為圣人之后,乃天下讀書人之楷模。孟府自幾年前便定期向周邊老百姓施粥放糧,給縣衙捐糧捐錢。當(dāng)今的孟府奉祀官雖深居簡出,卻是真正心懷這一方百姓!睆報w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嗤笑一聲,“不過這孟家也不全是好人啊,這有的人就仗著自己是孟家人,年長幾歲便倚老賣老!”
二人關(guān)于孟家越說越起勁,張體健身為讀書人,自然聽說的知道的比李文華要多,張體健也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一些事經(jīng)過他的添油加醋地描述把李文華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大人,派出去的探子回來了!遍T外的守衛(wèi)大聲通報。
二人也趕忙停止了交談,李文華大手一揮,示意讓人進(jìn)來,三名探子方才走了進(jìn)來。
“大人,小的們分東南北三路,探到縣東駐扎的叛賊正在向田黃社放向撤退,縣南石里,看莊一帶聚集的叛賊也撤走了不少人,”這三人滿臉疲憊,卻顯得格外興奮,“大人,北路的探子在回來路上在中心社遇到了一支大軍,領(lǐng)軍的將領(lǐng)稱乃是僧格林沁部!
“消息可屬實(shí)?”張體健悶聲問道。
“大人,東門來報,有一自稱僧格林沁王爺派遣的信使!
張體健和李文華四目相對,對于王爺這個詞他們倆不是沒聽說過,可感覺那是高高在上遙不可攀的存在,突然身邊來了一位王爺?shù)男攀,?shí)在有一種虛幻的感覺。
“李大人,你我親自過去一趟吧,不過還是謹(jǐn)慎些好!
二人爬上東門城樓便瞧見了城外這位信使,李文華大喝一聲:“城下何人,所來何事!”
城外這人手握韁繩,抱拳而應(yīng):“在下乃博多勒噶臺親王,直、魯、豫、鄂、皖五省兵馬節(jié)制僧格林沁親王賬下聽命,奉王爺之命前來告知鄒縣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