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三又帶著一批貨進了長安城。
太子冊封大典還在長安城中坊間津津樂道,畢竟很長時間長安城沒見過這般熱鬧的景象了。
這些日子,西市常安坊的工匠活多的干不完,連門前迎接客人的小二都神氣了起來。
貴人府里本身就有工匠坊,也只有城里的寒族和破落的士族才找工坊做活,原來都是相互競爭,磨面的看著賣石灰的都要吵上幾句,現(xiàn)在拿著定錢都不一定能找到干活的。
倒不是看不上人家手里的銀錢,實在是工坊里活計都排在了年后去了。
工匠收入高了,出手就大方,今年的年氣就來的早一些,去年多虧了張?zhí)鞄熢谀辖贾笥辏衲晔莻€好年景,所以過年的物資源源不斷運進這座城池,人人臉上較往年都喜慶了許多。
鐵十三又去了一趟楚國,趕在臘月十三,回到了長安。
遠遠地看到明德門高聳的城墻,身后的兩位文士忍不住伏地痛哭。
他們正是大晉秦王之后司馬茂和司馬晗,秦王一門心思營造長安城,不曾參與皇室內(nèi)亂,平時善待屬下,從不欺凌百姓,在大晉眾多王爺中堪稱賢王。
五胡之亂,羌族趁亂攻入關(guān)中,長安城臨破之前,秦王妃將兩個幼子托付給禁衛(wèi)首領(lǐng)公羊琦,叫公羊琦帶他們前往揚州,投靠父親揚州總管竇源。
公羊琦剛剛出城,就聽到秦王宮被攻破,秦王舉家自焚而死。
當日的黃口孺子,如今也已兩鬢染蒼,長安城猶在,雙親音容難尋,不覺悲從心生,伏地痛哭。
自從太宗之后,關(guān)中穩(wěn)定,民生逐漸恢復,常常有各地返回的長安故民,因此路人也見怪不怪了。
只有明德門守衛(wèi)欲要查驗這些人的關(guān)防,早被明德門守將呵止。
鐵十三爺都不認得了?
平日給的酒肉都喂狗了?
遠遠的罵著守衛(wèi),親自跑到城門前迎接。
地處黃土高原延綿不斷的丘陵之間的膚施城是延州州治所在。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曾孫尸毗王在此地修行,見一只餓鷹追殺一只幼鴿,尸毗王以袈裟護住幼鴿,餓鷹圍繞尸毗鳴叫,放了幼鴿,會被餓鷹所食,不放幼鴿,餓鷹將饑餓而死,尸毗王便割取自己大腿肌肉喂食餓鷹。
此地由此得名膚施。
延州原本是植被茂密的森林,秦漢以后,為建宮室,林木砍伐嚴重,加之兵屯兵開荒砍伐,此時延州周邊,已經(jīng)開始沙化。
延州從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現(xiàn)在又是魏、梁的邊境,人煙稀少,乃是逃兵、罪犯逃亡避難首選之地。
在間雜著黃色丘原中的茂林深處的溝塹里,不知隱匿著多少巨盜悍匪。
臨近年節(jié),就在延河和黃河的交匯處有一個奚家莊,這時節(jié)傳來喧鬧聲和牲口的嘶叫聲。
一個個子不高,膚色有些黝黑穿一件紅色短棉襖的女子,卷起袖子,嘴里叼著短刀,正叫兩個漢子的按住一頭肥大的黑豬。
一位穿著綠色短袍的女子正端著一個陶盆,神情緊張的看著紅襖女子。
一群蓬頭垢面、穿著襤褸的女人和漢子圍繞在土坡上,呆滯的面容露著一絲喜色。
女子斜看了一眼坡下反穿一張破爛羊皮的男孩,向綠袍女子喊道:“也是上過戰(zhàn)場的,還是這樣膽小,端好了,豬血可是好東西,莫要弄灑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