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好意得罪了海清秋,可是捅了大婁子。
她當時別無選擇,回過頭就想著去給海清秋賠禮道歉。畢竟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更何況船幫和楚腰館從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蘇好意不想因為自己使得雙方結(jié)怨,太不值當。
她自幼就在市井混,明白所謂的傷和氣大多是沒給對方留臉面。
所以,昨晚在和海清秋比試之前她就讓其他無關(guān)的人出去了。
既給海清秋留面子,也是給自己留后路。
可這樣還不夠,她需得當面向海幫主誠懇道歉,原不原諒另當別論,她總要表現(xiàn)出誠意。否則像海清秋這樣的人,絕沒有輕輕放過她的道理。
蘇好意當然知道海清秋府上在哪里,不過自己貿(mào)然拜訪能見到海幫主的機會微乎其微,海府護衛(wèi)森嚴,自己多半會被擋在門外。
不過她消息靈通,知道海清秋的夫人今天要到城外的寺廟里燒平安香,而海清秋對妻子疼愛有加,每次都會陪同。
蘇好意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去向海清秋賠禮道歉,因此吃過早飯就出城去了。
大夏國崇佛,寺廟遍布京城內(nèi)外,且大多香火旺盛。
坊間優(yōu)伶做謔語曾言:若要名利雙收,要么做官要么做和尚。
雖是玩笑話卻一點也不假。
蘇好意打聽到海清秋和夫人去的是觀音廟,因為海夫人即將臨盆,所以要去給送子觀音上香,祈求母子平安。
蘇好意來到觀音廟的時候,被在門口迎接香客的小沙彌攔住了,特意叮囑她道:“八郎只管在前殿逛就是,不要到后院去。海夫人在后院上香,不許人打擾?!?br/> “我知道,多謝了!”蘇好意知道海清秋對妻子護得不是一般的嚴,再加上他們身份特殊,與幫外的人交往甚少。
不過說歸說,蘇好意來的目的就是見海清秋,哪有不去后院的道理。
因此她在前殿左轉(zhuǎn)右轉(zhuǎn),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前后殿交接的地方。
住持特意安排了兩個十三四歲的“舍身兒”在那里守著,防止有人去后殿。
大夏國幾乎每座寺廟尼庵里都有“舍身兒”,就是為了給長輩消災(zāi)殃而出家修行的孩子。
“舍身兒”必須是童男女,出家的時間也不一定。少的一年半載,多的十年八年,甚至有一輩子都舍入空門的。
這個得由高僧批簽定奪。
觀音廟里的這兩個舍身兒是認得蘇好意的,因為楚腰館的姑娘們最愛來這里上香,每次都會奉上可觀的香資。
他們對蘇好意很客氣,見了她連忙行禮問候。
蘇好意笑瞇瞇的,也不直說來意,只是同他們兩個東拉西扯,順便觀察后院的動靜。
她想著等海清秋和夫人上香完畢出來的時候,在這里“偶遇”,到時候見機行事,盡可能消弭嫌怨。
沒想到,才說了沒幾句話,海家的兩個丫鬟就匆匆忙忙的跑了出來。
拉住那兩個舍身兒問:“這附近可有產(chǎn)婆嗎?大夫也成!要快要快!”
原來是海夫人在里頭要生了,需要找人馬上接生。
可這是城外又是寺廟,哪里就能找到產(chǎn)婆和大夫呢,兩個舍身兒也不得主意,只得領(lǐng)著這兩個丫鬟去找廟祝想辦法,把蘇好意給扔在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