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紜嘴上雖是抱怨,卻還是尋了個攤,買了一個小巧可愛的兔兒燈遞給韓縵,韓縵大眼睛笑起一條縫兒,接過來道,
“二姐姐最好了!”
韓紜這性子雖說霸道,卻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被人甜嘴兒哄上幾句,立時便消了氣,過去將韓縵抱了起來,
“總算知道,你二姐姐我的好了!”
韓繡拉了韓綺的手左右瞧了瞧,湊過去悄聲問道,
“我們……等下去何處尋人?”
韓綺也左右瞧了瞧應(yīng)道,
“前頭與他們約好了,我們要往西走,在城西最出名的雙喜樓處見面!”
韓繡點了點頭,這廂三個大的帶著韓縵一個小的,卻是一面裝作瀏覽沿街的花燈,一面不著痕跡的順著街道向西行去,那跟在后頭的兩名老仆倒是毫不起疑,只老老實實跟在小姐們身后,小心不讓人群沖散就是。
一行人到了雙喜樓,還不待韓綺四下尋人,便有一個沿街叫賣花燈的小販湊了上來,沖著韓綺笑瞇瞇道,
“小姐,可是要選一盞燈?”
這小販身形瘦小,頭上稀稀拉拉沒幾根頭發(fā),手中拎了十幾盞花燈,背后又背了一個用粗布遮住的大簍子,此人三姐妹卻是都認(rèn)的,正是那癩痢頭。
癩痢頭沖幾人擠了擠眼,過來每人散了一支小巧的花燈,湊上來低聲道,
“雙喜樓向北往皇城方向走,在福來樓吃酒!”
今日屈祥麟約了幾位同窗觀燈,正在福來樓吃酒耍樂。
韓綺聞言點了點頭,回頭看了一眼抱著韓縵的韓紜,燈火闌珊下,韓紜臉色有些蒼白,沖韓綺強扯了一下嘴角,咬了咬下唇澀聲說道,
“走吧!”
姐妹們所言她并不是不信,只總歸不肯死心,這些日子里她面上強顏歡笑,內(nèi)里滋味如何只她自己明白,今日里總算能見著人當(dāng)面將話問個清楚,若說韓紜心中沒有懼怕忐忑那就是騙人了!
韓紜這廂放下韓縵,改由韓綺牽著小妹子,韓繡與韓紜手挽著手,遠(yuǎn)遠(yuǎn)綴著賣燈的癩痢頭,跟著他往那福來樓而去。
一行人還未到福來樓,便遠(yuǎn)遠(yuǎn)見著樓前的空場上那足有兩丈高的燈樓,下頭黑壓壓,一堆堆兒的圍滿了人,男女老少喧喧囂囂,正在那燈光璀璨之下正瞧著人在猜燈謎。
猜燈謎乃是年年都有的舊例,京師城中有眾多商家湊錢扎了燈樓的風(fēng)俗,福來樓毗鄰皇城,亦是中秋佳節(jié)京師之中最熱鬧的幾處所在之一,這燈樓自然也是做得十分高大。
下頭又搭了一個戲臺子,亦會有戲班兒在上頭唱戲,表演雜耍之類的,最重頭的自然就是讓人猜謎取燈,圖一個熱鬧喜慶,這燈樓之上的彩燈乃是請了扎燈的手藝匠人,精心制作的。每一盞都是精美絢麗,巧奪天功,若是想要彩燈便需猜燈謎,猜中了無償拿走,猜不中便只能哈哈一笑,拱手下臺了!
這燈樓自下而上分做幾階,燈謎也是下易上難,到最后一階的是一盞半人高的琉璃八仙走馬燈,卻是每年挑出來掛在最上頭,五年來一直未有人猜出謎底來。
韓縵年紀(jì)小,愛湊熱鬧,便扯著韓縵的衣角往上蹦,
“三姐,三姐!我要看瞧!我要瞧!”
韓縵怕人多擠了她,忙彎腰將她抱了起來,只她有個大人心,卻是個小人兒的身,不過十二歲的單薄身子,吃力的抱起韓縵來,走了兩步便手上發(fā)酸了,費力將她往上顛了顛,
“你這丫頭怎得這般重,回去必要叮囑姨娘少慣著你吃糖!”
說著話被人擠得東倒西歪有些站不住腳了,眼見得韓繡與韓紜似是瞧見了甚么,頭也不回的腳步加快向前去,主她們越來越遠(yuǎn),
“大姐姐,二姐姐!”
韓綺叫了兩聲,在這人聲鼎沸之地,如何能叫得應(yīng)!
她回頭再尋自家的兩位老仆人,卻是人老糊涂,只直直盯著前頭的兩位小姐,生生從她們姐妹身邊擠過去,卻是愣沒有瞧見她們。
韓綺無奈只得彎腰想將妹妹放到地上,待得手上酸勁過去,再將她抱起來,卻不料身旁的人群突然左右一分,從人縫里突然鉆出來一個人來,那人過來不聲不響伸手一托,便將韓縵給輕飄飄托了起來。
韓綺只覺得手上一輕,妹妹便離了手,嚇得她哎呀一聲,
“你……”
那人應(yīng)道,聲音微微有些低啞,
“三小姐別怕,有我衛(wèi)武呢!”
韓綺聞言一愣,借了左右街面上耀眼的燈火定睛一瞧,此人濃眉大眼,鼻直口闊,不是那衛(wèi)武還是何人!
“你……”
值此佳節(jié),人頭涌動,燈光閃爍之時,這一世韓綺才是頭一回這般近的打量他,心頭涌動的是三分熟悉,七分陌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