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場回到驛館,楊告不禁驚喜交加,連忙問朱允中:“你如何安排的這樣一個人,我竟不知道軍中有如此人才?”
朱允中笑道:“下官比楊大人還更加意外,昨天我也為了今日校場比箭之事,召禁廂中人,各自推選出一些出色之人。禁軍也挑了數(shù)十人,廂軍中卻是一致推舉了這個叫狄青的小兵。今日本打算先讓他打個頭陣,若是不成,再讓禁軍的好手上。誰承想竟然如此出人意料,莫說那元昊懷疑,便是我親手安排的人員,看著他摘下面具之前,心里也不禁有一些懷疑?!?br/> 楊告點頭道:“不想邊境廂軍之中,竟然有如此人物?!?br/> 朱允中道:“我方才也問過,這狄青相貌俊美,因此初來之時,軍中頗有不服,直到他將所有的好手都一一打敗之后,諸人才肯心服。但是他性子溫厚和善,待軍中弟兄們又很好,所以人人服氣敬重于他?!?br/> 正說著,從人來報:“大人,狄青已經(jīng)在外等候大人了?!?br/> 楊告點頭:“有請?!?br/> 狄青走了進來,他已經(jīng)脫下面具,仍然是黑衣士卒打扮,見了楊告,跪下行禮道:“小人狄青,參見楊大人?!?br/> 楊告連忙扶住,令他坐下,又細問他的來歷:“狄青,我看你十分瘦弱,不想竟有此等功夫,不知師從何人,來歷如何?”
狄青站起來鞠了一躬,方坐下道:“小人原是山西汾州人,家境貧寒,因小人性子有些左,從小與人時有相斗,漸漸地長了力氣。十六歲上,因與人言語不合,不合一時失手將人打傷,所以被定了罪,刺配充軍,來到這延州城服役。”
雖然狄青說得簡單,但他為人看來性子溫厚,又是家境貧寒,身體瘦弱,雖只說自己性子有些左,盡將責任歸在自己身上,事件的起因,卻是說得輕描淡寫。但是楊告精于世故,又怎么能聽不出看為出來,心中暗忖,以狄青之容貌,必然從小便是個惹禍的事端。必是鄉(xiāng)人看他長得俊美,所以言語無狀,那狄青雖然外面性子溫和,骨子里卻是極剛強的人,必須憤而反擊,因為從小到大,倒是給他習得出一身好筋骨來。想必這與人言語不合斗毆之事,只怕也是原因八九不離十。甚至于到了軍中,若非他騎射武藝,樣樣在眾人之上,教人不敢小看,否則以他的容貌,必須也是招來麻煩無數(sh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