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個國公嫡女過生辰居然能讓兩個王爺,一個太子,滿朝的文武大臣來拜賀,不得不說,楊曉然這回可是賺夠面子了。
可仔細一推敲卻也很容易理解,那些武將與程咬金是至交,如今他遺失十年的女兒歸家,作為老同僚自然是要來捧場,為楊曉然撐腰??芍劣谀切┪某?,王爺,太子啥地,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這都因楊曉然制鹽之功,是在李二的授意下來得。
太子來了,如今的李承乾還是一個乖乖的小屁孩,待人有禮隨和,遠還未成長到史書上描述的那個樣子。
小屁孩邁著小短腿從馬車里下來,眾人紛紛參拜,年僅十歲的李承乾顯得十分有太子的風度,小手輕輕一揮,小嘴微微一張,道:“眾卿平身?!?br/> 聲音軟軟糯糯地,里面含著一絲特意裝出來的肅穆,顯得有些搞笑。
楊曉然也在打量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基佬太子,心里開始八卦了起來。
這屁孩現(xiàn)在看起來還挺討人喜歡得,李小二與長孫基因好,這太子更甚一籌。年歲雖小,可輪廓卻在那兒了,白凈的皮膚上一雙細長的眼睛,嘴唇紅紅得,看著很可愛,有種想上去捏幾把的沖動。
只是一想到這家伙就活了20多歲,以后還會蓄養(yǎng)男寵,楊曉然就想離他遠遠地。這是個倒霉鬼,不宜近觀。
心里雖然想著,可眼珠子卻骨碌碌直轉,小屁孩是短命鬼,騙點他的東西應該也沒什么大不了得吧?反正他死了也是便宜別人,還不如便宜我呢!(姑娘,你這是什么邏輯?)
裴氏安排好賓客,得知太子來了,早就又從正堂跑出來等候了。見到自家閨女眼珠子又在亂轉,登時冷汗就出來了。
知女莫若母。雖然這娃這多年沒在身邊,可就這些日子以來,裴氏差不多已把自家閨女的脾氣給摸了個七七八八,這眼珠子亂轉可是在打人歪主意的跡象,這點在鼻涕那里已證實過了。
這妮子!該不會想對太子行不軌之事吧?那天天子安排她去弘文館讀書,她嘴上不說,可她這個當娘得卻看得出,自己那閨女是一臉的怨念啊。
想到這里,裴氏生生打了個冷顫,剛想警告楊曉然幾句,眼睛卻瞄到自己姑娘已邁著一雙小短腿笑意盈盈地朝著太子走去。
“您就是太子殿下么?”
李承乾微微驚訝,自打他成了太子以后再也沒同年人敢這樣跟自己說話了。又見楊曉然一雙大眼睛水靈靈地,粉嫩如櫻花的小嘴帶著一絲甜甜的笑意,兩個梨花酒窩更襯托了這份甜美,加上那軟軟的聲音,好感陡然而生。
“父親命我來給你道賀,程家妹妹不必客氣?!?br/> “太子哥哥,您待人真隨和,就像鄰家哥哥一般。”
嘖……
這廝臉皮夠厚??!跟她那父親簡直有得一拼。
不少賓客看到這一幕,心里紛紛冒出了這個古怪念頭。
正這樣想著,那小女娃已拉過太子殿下的手,笑嘻嘻地道:“太子哥哥,咱們年歲相仿,二哥三哥都比我大,都不跟我一起玩,以后咱們就一起玩吧?!?br/> 小姑娘的聲音如清脆的風鈴聲一般,飄散在天地間,李承乾呆呆地看著那個拉著自己的小手,只覺心里某處徹底軟掉了。
那個鄰家哥哥雖然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應該就是說他隨和比較有親和力吧?
想到這里李承乾高興了起來。
他如今也不過十歲(實際這個時候,他應該九歲,為了劇情需要,給他長大一歲。),只是因為身份問題不得不小小年紀整日繃著臉,兄弟姐妹們以為他自持身份高貴,可哪里曉得他心中有多渴望跟同齡人一起玩耍,而不是整日聽一群東宮的老夫子說這說那。
反手握住楊曉然的手,笑著道:“程家妹妹,你與孤一起進去?!?br/> 說完便牽著楊曉然的手,儼然一副大哥哥的模樣,在眾人讓開的道路上帶著楊曉然一步一步地邁著臺階。
就在那一瞬間,眾人忽然有些恍惚,忽然覺得太子與程家女很是般配,就如一對金童玉女一般。
“兄長為何不等等我?”
當太子與楊曉然走到中門時,忽然一個聲音從背后傳來,眾人一見來者立刻參拜,“臣等拜見魏王。(唐朝除太子,其他王爺不可稱呼殿下,可稱大王。)
楊曉然一愣,魏王?那不是李泰,小名叫青雀的那個么?靠,又是一個造反派,短命鬼。這些家伙都跑來,是來詛咒自己地么?
轉過身卻見一個虎頭虎腦的小胖子邁步走來,先讓在場的人平身,這才走到楊曉然跟前,上下將楊曉然打量了一番,呵呵一笑道:“果然有其父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