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yè)未成,平南王府與靖南王府兩系的人馬,竟然開始了爭奪天下。
耿精忠與尚之信簡直太過于托大了,竟然將平西王吳應(yīng)熊當成了空氣。
而臺wan一系也不安生了。
果然都是同患難易,同富貴難。
眼看著即將要瓜分勝利果實了,卻都私下里起了內(nèi)訌。
有人說華夏人最擅長的就是內(nèi)斗,其實這句話也沒錯。
灣仔人當然也是華夏人,至少華夏文明早就在此地生根發(fā)芽了。
興起于清初的秘密組織天地會,就起源于灣仔。
總舵主陳近南,其實真名叫做陳永華,他以“玄天上帝”信仰為掩護,成立了這一秘密組織。
該會以異姓結(jié)盟,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尊化名為“萬云龍”的鄭成功為龍頭大哥,從事反清復(fù)明的行動。
也就是說,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其實并非是天地會的龍頭老大。
真正的老大應(yīng)該是國姓爺鄭成功。
準確來說,陳近南應(yīng)該是鄭成功的追隨者。
最初他也并非是江湖人士。
因此,他才對武功秘籍及修煉心法不那么癡迷。
雖然他是一名武功高手。但是,在陳永華(陳近南)的骨子里,卻始終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文人。
他追隨鄭成功,一心想要反清復(fù)明。
還是臺wan教育事業(yè)的倡導者和先驅(qū)者。
可以說,他熱愛臺wan,想要帶給tai灣光明的未來。
陳近南的父親名叫陳鼎,明朝天啟七年的舉人,后來又中了進士。
甲申之變后回鄉(xiāng)躬耕,永歷二年,鄭成功攻克同安,任命陳鼎為同安的教諭。
同年,清軍攻陷同安后,陳鼎在明倫堂自縊。
當時陳近南還年僅弱冠,大概也就十幾歲。
安葬了自己的父親,陳近南出逃之后,就追隨了廈門的鄭成功。
陳近南由于受到父親的熏陶,還是有一些才華的,處理政事的能力也非常強。
幾年之后,鄭成功便授予其參軍之職,陳近南自此成為了鄭成功的一名心腹謀士。
后來,陳近南在臺wan大有作為。
由他一手促成設(shè)立了“國子監(jiān)”,乃是臺wan最高學府。
另外,還在各府、州、縣設(shè)立“府學”、“州學”、“縣學”。
還在當?shù)赝林呱阶逋木幼^(qū),設(shè)立“蒙學”,方便高山族子弟學習詩書禮儀。
凡是高山族子弟“就鄉(xiāng)塾讀書者,蠲其徭役”。
并推行大陸的科舉制度。
規(guī)定八歲入蒙學,三年兩試,“照科、歲例開試儒童。
州試有名送府,府試有名送院,院試取中,準充入太學,仍按月月課。三年取中試者,補六官內(nèi)都事,擢用升轉(zhuǎn)”。
除此之外,還幫助鄭成功和日本、暹羅、安南各地通商。
并且開通了閩、浙、粵等地的通商。
從而讓tai灣不斷的蒸蒸日上。
鄭成功在世之時,陳近南當然無人掣肘。
鄭經(jīng)在位之時,對陳近南也能做到禮敬有家。
故而,陳近南在臺灣的地位非常的超然。
再加上,他倡導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惠民政策,使得他的聲望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