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拂曉的時候,宛南就把外袍裹在弟弟身上,又把自家的包袱拿在手里,背著弟弟出門。
天還未亮,村子四處環(huán)山,白色的霧氣濃郁,整個村子仿佛立在霧海中,舉目四忘,一片朦朧,連黃泥小路都快要看不清。
宛南背著弟弟,轉(zhuǎn)頭,看向堂伯父家的大門,門上的油紙燈籠早已熄滅,紅色的門神像被雨水沖刷的泛白,一條大黃狗趴在門檻邊,懶懶的抬頭看了宛南一眼。
她這輩子,估計再也不會踏入這個大門了。
宛南轉(zhuǎn)身,背著弟弟,順著小道緩緩?fù)白呷ァ?br/> 族長向來起的早,特別是昨日村里發(fā)了大水,果園和畜園急需重建,部分村民的牲畜都沒有完全找回來。
族長憂心忡忡,夜里就更是睡不好,早早的起來,穿好衣服帶上斗笠,悄聲打開了大門。
他要去主村道上巡視一圈,看看家家戶戶有沒有異常,還要到東山坳看看,所有村民的秧苗可都在那里,半分閃失都出不得。
結(jié)果,他剛一打開大門,正想踏出門去,就被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嚇了一跳。
細(xì)看之下,發(fā)現(xiàn)竟然是抱著弟弟坐在門檻上打盹的宛南。
族長以為自己還沒睡醒,他茫然的抬頭,看了看天色,又環(huán)顧一周,看了看環(huán)境,最后又低下頭,看了看抱成一團(tuán)的姐弟倆。
春末夏初的煙雨季節(jié),山間早晚霧氣深重,雖然是南方,但也很寒涼。
族長連忙把身上披著的外袍脫下來,裹到姐弟倆身上。
宛南立刻就醒了,她睜開眼睛,看到族長,本想起身,但是身上還團(tuán)著個小不點(diǎn),她無奈的只能對族長笑了笑:“族長,早上好。”
族長驚訝的看著她,萬分不解:“你這么早過來做什么?”說著,抬頭看了看剛剛拂曉的天色,皺眉:“什么時辰過來的?”
宛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低聲說:“也不早,丑時末過來的?!?br/> 族長更震驚了:“丑時?”
族長驚訝的看著宛南,心里已經(jīng)把事情腦補(bǔ)了大概。
畢竟是活了六十多年,當(dāng)族長也當(dāng)了三十年,什么樣的人事沒見過?
只是他以為畢竟是堂伯,就算無法將這兩孩子當(dāng)成親生孩子對待,起碼給個屋檐遮風(fēng)擋雨,照顧一日三餐也不算是太難。
誰能想到,那一家竟然做的這么絕呢?
族長半蹲下,看著宛南問:“你堂伯父一家趕你出來的?”
宛南連忙搖頭,替伯父辯解:“不不不,沒有,伯父一家沒有趕我出來,是宛南做錯了事,急著把給父親買地的錢還上,把地賣給了大少爺,伯父很生氣,說要將勛南從族譜上除名,宛南愚鈍,明明地是我賣的,伯父卻為何要懲罰弟弟?宛南不明白這個道理,伯父便讓我和弟弟在前廳里好好反省,什么時候想明白了,他們再安置我們?!?br/> 聽到這里,族長的臉都綠了。
宛南繼續(xù)說:“宛南想了一夜,都沒有想明白,但是如果一直想不明白,只怕是一直都無法得到安置,弟弟還小,不能餓著肚子受寒,沒有辦法,我便只能早早的來找族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