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林家母子三人都不喜張揚(yáng)的性格,原想著這事就在家里擺上幾桌酒水請自己家的族人喝些酒水就罷了。沒成想,第二日一早,就有縣太爺、學(xué)政大人并一干衙役敲鑼打鼓的抬著一塊解元匾來了。
悠然第一次知道,還有解元匾這個東西的存在。在她看來,這匾就是一塊黑色的木板,中間用金色大字寫了解元二子,然后左下角是一行小字,上寫著“康德十三年四月”。匾上面還掛了一塊紅綢,掛在大門口處,這不知道的遠(yuǎn)遠(yuǎn)一看還以為是誰家成親呢。
讓縣太爺這一弄,大半個白水縣都知道這事了。于是來賀喜的人更多了,許多人都是帶著厚禮來的,不招待一下似乎也說不過去。于是,林母拿出五十兩銀子來,交給大堂哥林逸然去采買菜品等物,擺上三天的流水席。林逸然接過銀子笑著說:“二嬸,你放心吧,這事我一定會辦好的?!?br/> 林逸然辦事也很有效率,不到兩個時辰,林家的院子里外就擺好了七八張大圓桌。村里專做喜宴的大廚也過來幫襯,紅燒肉的香氣已經(jīng)彌漫了大半個村子,引來許多孩子在門外張望。
在村子里擺完流水席以后,也沒顧上歇息兩天,把家里收拾利落了。一家子回到京城的宅子里,又忙活了四五天之后,才算是消停下來。
都忙活完以后,悠然給侯府來的丫鬟婆子們每人包了一個大紅封,將人客客氣氣的送走了,又將自家最近收的禮物中挑出幾樣還算新奇的,讓飛絮帶回去給韓氏,這次韓氏幫了那么大的忙,又給了那樣厚重的賀禮。一家子少不得要親自去趟,這些就算是稍稍給些回禮吧。當(dāng)然她給飛絮的也不是普通的紅封而是一個做工精致的荷包,里面裝了一對鑲紅寶的赤金葫蘆紋耳墜。
在家歇了幾天,提前派侍墨也就是小石頭去沈府遞了拜帖。然后第二天一家子帶著厚禮都去了沈府。
到了沈府,安然自然是被小廝引著去見沈明昌了。安然和林母則去了月華院,到了月華院門口時,林母不由的心里有幾分緊張。悠然安撫道:“母親,沒事的,有我呢?!?br/> 到了堂屋以后,林母只看到滿屋子鶯鶯燕燕、花團(tuán)錦簇的,原來姑娘們都在這里呢。韓氏見她來了,親自走到門口相迎:“林太太來了,快些屋里坐。”然后指著姑娘們說道:“這是我那些女兒們?!币灰唤o林母引見不提。
林母原先覺得這一日會很難熬,誰承想韓氏的態(tài)度親切和善,說的也不過是些養(yǎng)兒育女的家庭瑣事。便是包括郡主在內(nèi)的幾個姑娘也沒有出言不遜的,到用午膳時,林母已經(jīng)能和諸人都說上幾句話了。
到下午往家走時,安然高興的對著母親和姐姐說:“母親,姐姐,我今日已經(jīng)拜了師傅了。正是赫赫有名的韓誠明韓帝師,如今明和書院的院長。沈澤沈大哥是我的三師兄。師父說改日再給我引見另兩外師兄,師傅還給我賜了‘維新’二字做我的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