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太子在做什么?
朱佑樘不是馬上皇帝,他沒有上過戰(zhàn)場,但他也并非沒見過火藥爆炸的樣子。
當然,他所見的火藥爆發(fā),或者說對于火藥的認知,基本上都來自于每年重大節(jié)日之時宮里所燃放的煙花爆竹。
可那些東西.....
心里想著,朱佑樘的目光不由看向那東城兵馬司的指揮使謝成。
很陌生的一張臉,沒見過,不認識。
不過他對朝廷的各方衙門組成很是清楚,五城兵馬司的人屬于武官,有很多都上過戰(zhàn)場,對于火器火藥都十分了解。
于是弘治皇帝看著謝成問道:“這位卿家,朕問你,你可曾上過戰(zhàn)場?對于火藥火器又了解多少?”
“回稟陛下,微臣于弘治初年曾跟隨鎮(zhèn)遠侯于湖廣鎮(zhèn)守,多年以來,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也經(jīng)過數(shù)十次,對于火藥火器不敢說了解,但還算清楚。”
“那朕再問你,若是要炸塌一座旌忠祠,需要多少火藥?”
“這個...臣不好說,不過想來至少需要百多斤?!?br/>
“.....”
弘治皇帝微微頷首,眉頭卻皺的更深了幾分,百多斤才能炸塌。
可那個尺寸的炮仗里,火藥撐死也就能放個十來斤的量,如此又怎會有這般大的威力,居然能炸塌一座旌忠祠。
旌忠祠無論怎樣也是英宗先帝下旨,著宮中匠人營造修建,其用的磚石木料皆是上等,堅固程度就算比不上宮里的殿宇,怕是亦不遠矣。
這樣的大殿怎么會被一個大炮仗給炸塌?
莫非是年久失修的緣故?
朱佑樘又想到這樣的一種可能,英宗皇帝在的時候,每年會派專人去廟里主持維護修繕等事宜,甚至偶爾還會親自去那智化寺上香禮佛,陪著那王振說會兒話。
可自英宗駕崩之后,朝廷就沒再去管過那座寺廟,也沒管過那間旌忠祠的大殿,更別說是去修繕維護。
三四十年朝廷都沒去打理維持,廟里的和尚也是任其自生自滅,年久失修變得有些脆弱似乎也可以理解.....
心里默默思索著,朱佑樘又將那兩封奏疏拿起來,問起了另一個問題,“這奏疏上講,此事乃錦衣衛(wèi)所為,還有那些人佩戴的繡春刀作為證據(jù),真是荒唐,好端端地錦衣衛(wèi)為何要去寺廟里放炮仗?”
“對了,牟斌呢,既是和錦衣衛(wèi)有關,為何沒見他這個錦衣衛(wèi)指揮使來宮中奏對?”
“想來是牟指揮還不知曉此事,或是不知該如何向皇爺奏對,正在思索如何回話。”
簫敬趁機給競爭對手上了波眼藥。
朱佑樘聞言面露不虞,“如實稟報便是,何必要想?”
“皇爺,若不然奴婢去北鎮(zhèn)撫司問問?”
“去罷,將牟斌叫過來。”
“奴婢遵旨。”
簫敬躬身唱喏,正準備動身,就有一個小宦進到暖閣,“皇爺,錦衣衛(wèi)指揮使入宮覲見,說有事要奏?!?br/>
“他人現(xiàn)在何處?”
“就在宮門外候著?!?br/>
“宣他進來?!?br/>
“喏?!?br/>
約莫兩炷香的功夫,錦衣衛(wèi)指揮使牟斌就在內官的帶領下進到殿中,一入暖閣,他便直接拜倒行禮,聲如洪鐘道:“臣錦衣衛(wèi)指揮使牟斌拜見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朕躬安,平身罷,起來回話?!?br/>
“謝陛下!”
牟斌鐵塔般的身子從地上爬起來,正準備從懷里掏奏本,便聽朱佑樘發(fā)問道:“智化寺之事與錦衣衛(wèi)有關,怎不見伱這個指揮使入宮奏報,竟是姍姍來遲?”
“回陛下的話,臣得知智化寺一事疑似與錦衣衛(wèi)有關,趕忙就此事調查了一番,隨后才匆忙入宮覲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