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評委主公可曾想好?”荀彧問道,他已經(jīng)接受了評委這個雖然俗氣卻又十分貼切的稱呼,因為他也實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稱呼了!
對于這些人物的評選,荀彧知道方法雖然好,但要是分量不足,只恐自命清高的士人還是不愿意參選的,說實在的,他現(xiàn)在也為自己整天陷入錢這個俗不可耐的問題而苦惱不已,但身在其位,又無可奈何!
“這個簡單!”高順對幾人笑笑,掰著手指頭言道:“荀大人、黃大人、王先生、還有衛(wèi)覬、許靖,再加上我和文若,這分量夠不夠?”大人物,并州現(xiàn)在也似乎不缺了!
高順說完這句話,其他三人都默然不語,苦笑著微微搖頭,他們知道,只要高順說出來,就一定能夠搞定!
荀爽、黃琬、王烈、許靖、衛(wèi)覬、荀彧,高順列出來的這幾個人無一不是當世名人,再加上他鎮(zhèn)北將軍的名號,恐怕能拒絕這個誘惑的人找不出幾個來,商人就更別說了!
打發(fā)走了荀彧幾人,高順信步來至軍營,雖出征幾月,但晉陽城的變化還是讓高順十分欣慰,或許加上春天到來的緣故,一片祥和,人人臉上都帶著笑意,就連軍隊從城中穿過,百姓也無懼怕之色,算得上一片泰然吧!
據(jù)張遼報告,并州的兵力已經(jīng)有了十萬之眾,晉陽就有三萬精兵,還不算正在訓練的預備役,不過還是以步兵為主,騎兵加起來來也就三萬,而且騎兵的軍費也比普通步兵要高三倍以上,要不是軍費太緊,張遼早就打算擴建騎兵了!
軍營中只有趙云、太史慈、和徐晃、黃忠在訓練士兵,張遼在講武堂,張頜被派到了雁門一帶,協(xié)助河套開發(fā)之事!
高順默默在營門口注視著,不由暗嘆,雖然自己手下一流大將不少,甚至都是超一流的,但武將數(shù)量明顯還是不夠,什么時候自己才能夠手下武將如雨、謀士如云就好了!
“大哥!”正在高順發(fā)呆之際,太史慈發(fā)現(xiàn)了高順,老遠喊了一聲!
高順緩步走進大營,訓練的情況太史慈已經(jīng)大概和他說過了,黃忠訓練弓箭營、趙云的輕騎陣、徐晃的重騎兵,太史慈和張遼負責步兵訓練,張遼又要去講武堂,步兵訓練大部分由太史慈和廖化來組織!
只有陷陣營,沒人能夠訓練,都是朱景和曹性等人自行訓練,高順如今忙得不可開交,對陷陣營的訓練的確比之原來減弱了不少,高順看了一眼遠處正一個個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陣震動,這些跟隨自己左右廝殺的老將,已經(jīng)與他有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子義,以你看來,能馬戰(zhàn),又能步戰(zhàn)者,諸將之中,何人為最?”高順邊向陷陣營走過去,邊問跟在身旁的太史慈!
“當然是大哥了!”太史慈不假思索的答道,對于高順的本事,他現(xiàn)在可是徹底信服了,馬戰(zhàn)且不說,光是太極拳,他就從來沒有贏過高順,即使他也學會了太極拳,還是無法取勝!
高順能夠統(tǒng)帥陷陣營,或許單項成績并不是最強的,但要是馬步綜合算來,肯定是軍中第一,因為陷陣營要隨時調(diào)換陣型,每個人都必須熟悉馬戰(zhàn)、步戰(zhàn)、甚至弓箭射術!
“子義,你知我并非此意!”高順側(cè)臉看了一眼太史慈,以他和太史慈的交情,已經(jīng)不需要互相奉承了!
“除了大哥,依小弟看來……”太史慈摸著下巴沉吟了一下,答道:“當以儶乂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