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太守府,高順正翻閱著一本淡黃色的書籍,漢末的紙張雖經(jīng)蔡倫改造,已經(jīng)有了極大的改善,大多數(shù)富貴人家都代替了竹簡,但手感還是不盡如人意,高順現(xiàn)在就暗恨自己對造紙術一竅不通,這種悔恨的感覺或許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吧!
高順翻閱的是近三月以來并州新提拔的人才,為了怕漏掉什么人物,每次都要審閱一遍人才簿已經(jīng)成了他的習慣,其實他也只是看一遍名字,有熟悉的篩選出來罷了!
“招賢館進度如何?”高順邊瀏覽著人名,邊問著一旁的審配!
自從許靖來到并州之后,高順便干脆設置了一個招賢館,讓許靖掛名,與審配一起主持人才選拔之事,有了許靖這個招牌,應該還是有點作用的!
“經(jīng)田大人相助,招賢館置于城南一處莊院,半月后即可使用!”審配拱手答道,對于招賢館的設置,審配還是十分滿意的,而且許靖的也是當世名人,他也沒什么意見!
“很好!”高順滿意的點點頭,笑道:“看來元皓將節(jié)儉之風進行的很徹底?。 ?br/> “田大人一心為州事操勞,乃吾等楷模也!”對于田豐,審配和他關系還是很不錯的,又是老鄉(xiāng),性格又相似,可謂親上加親!
“諸位乃吾之臂膀,光復漢室,還需大家共同努力才是!”高順正嘴里打著官腔,突然他眼睛盯著一個名字愣住了,隨即喃喃自語了一陣,突然叫道:“左伯,此人現(xiàn)在何處?”
“左子邑乃書法名家,現(xiàn)于荀先生處!”審配有些驚奇的看著高順答道。
并州雖然缺人才,但目前缺的卻是管理人才,并不是書法家,就目前的并州來說,似乎沒有什么大用,左伯是慕荀爽之名而來,審配便將他推薦給荀爽一同管理書院!
“正南速速派人將此人請來,吾有一事要問!”高順卻不管審配的神色,自顧吩咐道!
他剛才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覺得十分熟悉,卻又一直想不起來,回味了半天才知道這個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左伯紙”,左伯,不正是改進了蔡倫造紙術的人嗎?
審配雖然疑惑,但既然高順吩咐,也沒有多問,便先退下了,高順也沒心思繼續(xù)看那些人名單,站起身來等待左伯的到來!
只要能將造紙術改進,紙的質(zhì)量提升上去,他的印刷術才能真正派上用場,東漢已經(jīng)流傳了許慎的《說文解字》,只要按照許慎的漢字排列方法,將上面所有的漢字雕刻出來,便能大量印刷書籍,到時候不僅紙張,書籍也是個掙錢的來路,這可是名利雙收的好事!
還記得當時高順將活字印刷術的原理說出來的時候,連荀爽、黃琬、王烈三位當世算得上最大的名人都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高順的這個做法無疑是可行的,連試都不用試就知道,對文獻典籍的流傳保存作用就更不用說了,就連荀爽都止不住起身為高順行了個大禮!
此時的治學堂和龍城書院,除了正常的教導和辦事時間外,已經(jīng)匯集了近一半人學習雕刻,荀爽和王烈都恨不得馬上將所有的典籍批量印刷,這樣就算有第二個董卓,也不會造成那么大的損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