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路主將明恩信帶著數(shù)萬大軍離了潼關(guān),一路西行,于華陰分兵。
他撥出乾鋒軍五千、震山營五千、勁離衛(wèi)兩千組成左軍,繼續(xù)西行趕往終南山,與由扶風出發(fā)的中郎將明威錚會合,對蟄伏在終南山中的群寇遂行清剿作戰(zhàn)。
明恩信自己親率其余兵力組成的右軍自華陰向南進發(fā),對華山五峰中的獅子嶺寨、老虎口寨、蓮花坪寨等山寇匪寨發(fā)起攻擊。
華山又名太華山,《爾雅-釋山》中將華山稱之為西岳,與東岳泰山并稱,堯帝、舜帝、秦始皇、漢成帝等歷代帝王都曾親臨此山巡狩祭拜。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西距長安城僅有三百里之遙,自古便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說。
華山共有五峰組成,分別為北峰云臺峰、西峰蓮花峰、東峰朝陽峰、中峰玉女峰,以及南峰落雁峰和松檜峰。
北峰向西二十里有座山名為獅子嶺,占據(jù)此山為寇的頭目叫王火休,寨中賊眾約有五百上下。
北峰往東十五里為老虎口,華陰當?shù)氐霓r(nóng)民杜鐵柱糾集了千余名流民盤踞于此,為禍四鄉(xiāng)。
而險峰林立的華山之內(nèi),則全部成了巨寇李黑狗的地盤,主寨設(shè)在蓮花坪。各寨**有山賊五千余人,自北向南筑有回心石、臥牛臺、蒼龍嶺、金鎖關(guān)和蓮花坪五座營壘,最為勢大。
獅子嶺的頭目王火休風聞五府大軍兵出潼關(guān)的消息后,連夜將寨中金銀財寶、酒肉糧草悉數(shù)獻給了蓮花坪寨主李黑狗,屈身做了名四寨主,數(shù)百賊兵也跟著盡數(shù)竄進了華山主峰之中。
盤踞在老虎口的杜鐵柱則自恃山寨地勢險要,高起寨圍,囤積兵械,打算和五府軍來個魚死網(wǎng)破。
2
勁離衛(wèi)神機校尉夏奎奉明恩信之命,率軍三千攻取老虎口。
夏奎麾下的丙離衛(wèi)展開隊形放了兩波齊射,老虎口中的山賊當即死傷近半。丁離衛(wèi)操使的諸葛連弩怒射出一枚枚長達五尺三寸的巨矢,呼嘯著將老虎口精心搭建的寨墻洞穿而過,余力未衰又將數(shù)名山賊一串串釘在地下。
發(fā)起攻擊不過一個時辰光景,老虎口寨門已被夏奎攻破,府軍將士們潮水般的沖進寨中,干凈利落地打了個殲滅戰(zhàn)。
寨主杜鐵柱橫行日久,只道自己憑據(jù)地險人多,山寨牢不可破,萬沒想到在精銳善戰(zhàn)的五府大軍面前,不過是螳臂擋車,毫無招架之力。眼看著身邊的兄弟片刻之間就已死傷殆盡,杜鐵柱萬念俱灰,只好棄刀就擒。
夏奎請示明恩信,賊首如何處置,明恩信只淡淡講了一個字,“斬?!?br/>
乾鋒軍中郎將明悟則率軍五千直奔李黑狗的第一道營壘——回心石殺來。
回心石營壘是個長十余里的山間谷道,包含云門、回心石、千尺?、百尺峽、洞里甕等一干天險,乃是進入華山群峰的第一道防御屏障。
明悟全身披掛,揮動方戟,二百名重甲戟兵緊緊跟隨在他身后,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一路仰攻而上。
匪兵自山腰上轟隆隆推下的巨木大石,俱被明悟執(zhí)戟一一挑開;峭壁之上匪兵以竹弓射來的密集箭鏃,射在戟士們的盔甲上卻紛紛彈開;手持長刀木矛的賊眾怪叫著沖來,卻根本來不及近身,便被三五人結(jié)在一起的長戟陣挨個兒揮倒。
守在千尺?的新任四寨主王火休眼見乾鋒軍攻勢如此銳利,心驚膽寒之下不住率眾后撤,哪里還有半分斗志。
戰(zhàn)至日暮西垂,山間漸漸昏暗下來,回心石營壘已被府軍一一攻破。盔甲濺滿斑斑血跡的明悟下令扎營在群仙觀,清點傷亡方知,參戰(zhàn)的重甲戟兵本日陣亡五十七人,余者人人帶傷,斃敵四百余名。
主將明恩信連夜摸黑上山,宣布此戰(zhàn)將士每人進軍爵一級,而后將明悟所部撤下休整,命令震山營游擊將軍蒼考次日率軍繼續(xù)攻擊。
3
蒼考目睹中郎將明悟所部兵威,心知自己來日只有奮勇向前,不能墮了震山營聲名。天色剛明,便點起二百名板甲長盾兵,抖擻精神直奔臥牛臺營壘殺來。
逃到臥牛臺的王火休已被氣急敗壞的大寨主李黑狗斬首示眾,腦袋高高掛在轅門處的高桿之上。
李黑狗面目猙獰地下了死命令,守住臥牛臺人人賞千錢,丟了營壘則全部砍頭。
盡管重賞威逼之下,匪兵們確是悍勇了許多,可惜他們的武器裝備、格殺技術(shù)、戰(zhàn)術(shù)指揮與震山營完全不在一個水準。
蒼考卯時出擊,辰時破寨,午時輕取臥牛臺,斬殺三寨主。剩下的賊兵見首領(lǐng)已死,紛紛潰逃至蒼龍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