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位于東京西南方,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有“神圣之地”之稱。
位于富士山腳下,一家冷清的日料店內(nèi),暖暖的陽光灑進來,寧靜而愜意。
可就隨著一聲怒罵,打破了這份寧靜。
“八嘎!什么破菜!”一名東京男子,用并不標準的中國話罵道,憤怒地一拍桌案,起身離開了店鋪。
隔壁桌的兩名中國游客也都放下了筷子,滿臉的嫌棄。
“這是什么菜啊,太難吃了,我聽說東京的日料很正宗才過來的,這是什么味兒啊……”
“確實是啊,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啊,還不如國內(nèi)做的好吃呢?!?br/> “要不我們?nèi)コ躁P(guān)東煮吧,我看那老板也是個中國人,肯定做不出正宗的日料來?!?br/> 兩名游客討論了一番后,也拿起背包準備離開。
在路過柜臺的時候,其中一名男游客從錢包里掏出兩千日元拍在了老板面前。
“老弟啊,我勸你還是改行吧,你不是干這行的料?!?br/> 男子說完,掃興地搖了搖頭,帶著女孩兒走出了店門。
柜臺里的老板翹著二郎腿,嘴里叼著一根廉價香煙,滿臉的胡渣,年輕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滄桑,眼神暗淡無光,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
盯著柜臺上的兩千日元,他感覺自己最后一絲尊嚴也被踐踏了。
蘇燁,今年26歲,是這家“東星日料店”的老板。
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他并沒有進入公司實習(xí),而是選擇了學(xué)習(xí)日本料理。
因為在上大學(xué)的時候,有一次同學(xué)帶他去吃了一道三文魚刺身,從此就愛上了日料,一發(fā)不可收拾。
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蘇燁也不顧父母的反對,果斷去了日料店后廚當學(xué)徒,認真學(xué)習(xí)日本料理。
但可惜他的天賦貌似并不高,學(xué)了整整兩年也沒學(xué)會幾道菜,還被客人投訴了好幾次,主廚無奈,只能把他辭退。
但是蘇燁并不認命,他認為自己的廚藝不好,完全是因為還不夠熟練,只要多加練習(xí),認真鉆研菜譜,就肯定能做出美味的日料來。
當時碰巧大學(xué)同學(xué)要來東京工作,蘇燁就連夜收拾行李跟了過來,并在這里立足,開起了這家“東星日料店”。
但由于經(jīng)營不善,開業(yè)半年以來,沒賺到錢不說,自己還往里搭了不少食材費和房租。
銀行卡里的存款,已經(jīng)所剩不多了……
這家店鋪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共分上下兩層,一樓是就餐區(qū),有八張餐桌,二樓則是倉庫,儲存一些食材調(diào)料啥的。
煙灰早已結(jié)成長長的一條,蘇燁踩滅煙頭,抓了抓雞窩似的頭發(fā),出了柜臺走向餐桌。
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餐盤里剩下的三文魚,猶豫了一下,然后放進嘴中。
“我呸!”
還沒等嚼兩下,蘇燁就把嘴里的三文魚吐了出來。
“這特么…果然很難吃啊……”
蘇燁拿紙巾擦了擦嘴,郁悶地說道:“奇了怪了,到底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錯了,明明每個步驟都是按照主廚要求去做的啊……”
難不成主廚教的是錯的?
蘇燁實在是琢磨不透。
正在這時,店里走進來了一名頭頂稀疏的地中海老人,雙手挽背地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