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夏競被立為太子,不論二皇子等人是不是心服口服,一時間朝堂上平靜下來。
宮里,鄭貴妃的景福宮一時熱鬧非凡,謝皇后失了嫡子,大病一場,宮務(wù)交由鄭貴妃主管,劉妃和林妃協(xié)理。
宮中妃嬪和皇子皇女們礙于名分,也探望過幾次。
夏天棄也到坤寧宮探病,看著往日煊赫的坤寧宮,宮殿還是那樣富麗堂皇,花園一樣奇花異草,只是看著就感覺有些暗沉沉的。
眾人私底下議論,謝皇后以后不知要在哪個皇子手下討生活了。
夏天棄碰到幾次樂平公主,刁蠻任性的大公主,因為闖到景福宮鬧了一場,被憲宗下令禁足。
再見到夏天棄時,她高傲依舊,說話譏諷,但是沒了除夕時的打罵威風(fēng)。
夏天棄碰到夏端,這些日子,夏端每日見到夏競就得行禮問安,面上不顯,但是眼角眉梢還是露了些沉抑之氣。
“二皇兄,真是沒想到,我一直以為應(yīng)該是你……”
夏端瞪了一眼,將夏天棄未出口的話給瞪沒了,冷笑了一聲,“太子殿下對三皇弟也很是看重?!?br/>
“二皇兄,我……我看到太子殿下害怕!”夏天棄低聲說道,“二皇兄脾氣溫和,要不是二皇兄,我在御書房天天要被先生罰?!?br/>
“這都是小事,三皇弟莫要放在心上。太子殿下年長,父皇自然也更看重他,我們要想幫父皇分憂,還得幾年呢。三皇弟也莫怕,父皇還是看重你的,你騎射功夫那么好,以后難道想去兵部效力?”
“我不知道,二皇兄,我就是看不進(jìn)去那些字,我想到軍營去。聽說軍營里大家一起喝酒一起打仗,沒人管命好不好?!?br/>
“三皇弟這想法倒也不錯?!毕亩丝粗奶鞐?,溫和一笑,“等有機(jī)會,我一定為三皇弟向父皇陳情?!?br/>
如今夏天棄的身后有樂安侯李家,他母妃出身不高,外祖父的正二品右翼前鋒營統(tǒng)領(lǐng),還是因為母妃生了皇子封妃后,父皇給的恩蔭。他刻苦讀書,教過他們的先生們對他印象都很好,可是在武將中他無從入手。若是老三愿意幫忙,倒是不錯。
到了黃龍十二年八月,欽天監(jiān)選出的,大皇子夏競正式冊封儲君。滿了十五歲,太子殿下不再到御書房讀書,搬入東宮后就開始進(jìn)入朝堂。不過憲宗顧及太子年幼,先讓他到禮部去歷練一番。
太子冊封后,朝堂上的爭奪只是從明轉(zhuǎn)暗,二、三、五、七四位皇子也在長大。而朝廷外,夏國境內(nèi)也不安穩(wěn),青州調(diào)了新的官員后,開始放糧賑災(zāi),但是死了那么多百姓,荒了的良田,還有空掉的糧倉,哪里能這么快恢復(fù)?青州已經(jīng)元?dú)獯髠?br/>
南方幾處也是旱災(zāi)、洪澇,糧食歉收,百姓無法安居,境內(nèi)盜匪叢生偏偏南邊的南夷、北邊的匈奴不斷蠢蠢欲動。
夏國立國之初,輕徭薄賦。如今境內(nèi)災(zāi)禍四起,賑災(zāi)要銀子,修堤要銀子,打仗要銀子,養(yǎng)軍隊要銀子……夏國的國庫真的吃緊了。
鄭丞相與戶部反復(fù)商議后,上折祈求圣上擴(kuò)大稅負(fù),在原來的田稅秋糧、丁稅基礎(chǔ)上,增加戶稅,以戶為單位,每家兒子成親后就得分家,分家之后就得交戶稅。
此外,按照不同情況,酌情增收“獻(xiàn)費(fèi)”,比如當(dāng)?shù)匦蘼?、國家打仗、皇家修皇陵……只要碰上大事了,就得增收“獻(xiàn)費(fèi)”,算是為國獻(xiàn)力。
幾重疊加下來,朝廷賦稅增加、國庫又有收入了,可是百姓們卻是苦不堪言。尤其像青州這樣的地方,受災(zāi)之后日子本就難過,地里莊稼還沒出產(chǎn),官府已經(jīng)開始上門催稅了。本就是十室九空,這下子更逼得大家四處流亡。
很快,流民盜匪滋生,有些地方甚至聚眾拉起了反旗。憲宗勃然大怒,派兵剿匪。
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才剿了幾次匪,國庫又見底了,可是匪徒還如星星之火,滅了這處那處又冒出來了。
朝廷無法調(diào)重兵剿匪,倒是讓幾處匪徒壯大,甚至南邊還有匪徒公然殺官謀反。
憲宗只覺自己登基之后,日子一日比一日難過。做太子時要向先帝低頭,登基時向匈奴低頭,如今呢?難道要他向流民盜匪低頭嗎?
皇帝的日子不好過,不過幾年,就白了頭發(fā),連流連后宮的興致都沒了。
到了黃龍十六年,二皇子夏端封為端王,離宮建府。
而二皇子建府不久,欽天監(jiān)卜卦說是有黑云沖了帝星,夏國這幾年才會國運(yùn)不順。很久未曾議論的命理之說,又在宮中流傳,自然而然的,眾人又想到了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