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跟著孟學禮往里走,在邢大舅爺?shù)囊I下,孟學禮被請坐在主桌首位上,幾個其他官員鄉(xiāng)紳作陪,又安排了一張小桌子陪在旁邊,首位坐著張磊,余下四家依序坐開——鹽商再怎么豪富,也沒資格與從三品大員同桌的,甚至連桌子大小也得刻意分別。
孟學禮一上桌,便有人一聲高唱:“上菜!”
轉眼間鶯鶯燕燕扭身出來,捧著菜式擺滿了桌子,中間為“春江花夜月”八色彩拼,四邊圍盤的,則都是淮揚菜中的精品,共計一十六道,分八冷葷、八素菜。這桌上菜品,除了一道家常蛋羹,余下的張磊都不曾見過,便是那蛋羹其實也極不尋常。
李同知見孟學禮遲遲不提筷,忙問道:“這些菜品可是不合大人胃口?”
孟學禮道:“這些菜式,在淮揚也不易見到,在這晉南,怕是更加難得了吧。”
李同知指了指鹽商那一桌,笑道:“這等微末小事我也沒過問過,想來是他們的孝心?!?br/> 邢大舅爺?shù)燃娂娗飞?,響應著李同知的那一指?br/> 孟學禮瞥了他們一眼,道:“有心了。”
這句“有心”說得不輕不重,眾人也不敢亂應,只看著孟學禮陪笑。才見孟學禮提筷往盤中一點:“都做上來了,就不要浪費了,起筷吧?!?br/> 廳內鹽商們齊聲應和:“謝大人賞飯?!?br/> 孟學禮笑道:“分明是你們請我吃飯,怎么變成我賞你們飯吃了?”
邢大舅爺答道:“我們這些鹽生意買賣人,一針一線、一米一粒,可不全都是皇上的恩典、運使老爺?shù)馁p賜?”
眾鹽商都說:“正是,正是?!?br/> 孟學禮笑了笑,也不回話,就隨手拿了個勺子。
張磊見孟學禮挖了一勺蛋羹,他也跟著挑了一口。這一口下去,卻把他驚艷住了。這蛋羹看似家常得很,一口下去卻滿齒生香,咀嚼間香味層層發(fā)散,竟吃出人參、黃芪、紅棗、當歸等溫補藥味。
孟學禮吃罷,亦奇怪道:“怪哉!竟有人參、當歸等藥味。難道這晉南的雞,與淮揚不同?”
邢舅爺眼睛一閃,解釋道:“大人有所不知,這蛋羹所用雞蛋,取自專養(yǎng)藥雞,與尋常家雞自是不同。”
孟學禮嗯了一聲:“說說看?!?br/> “藥雞有專用食單,分藥譜及糧譜,藥譜含人參、黃芪、白術、當歸等藥材,糧譜則是五谷精糧。每日有專人照看飼養(yǎng),選吉時進食,多一時則兇,少一時則險;定量投喂,多一分則過補,少一分則弱虛。所以,這蛋看似無奇,實則蘊含天地精華,五谷靈氣,乃藥膳調補佳品。”說罷,邢舅爺沖著孟學禮討好一笑:“大人若是喜歡,我每日卯時派人給您送去,早膳食用最佳?!?br/> 孟學禮一聽搖頭:“這么稀貴的藥蛋,吃不起,吃不起!”
李同知笑道:“大人這話說的,再稀貴也就一顆蛋。大人肯吃,那是他們的福分呢?!?br/> 孟學禮意味深長地道:“蛋雖是小,可我這人剛陽之氣過旺,過補則易折?!?br/> 話到這,桌上氣氛忽而一滯。
邢舅爺干笑兩聲,忙將桌側案幾上的戲折子遞了過去,笑道:“為了給大人接風洗塵,我備了兩套戲班子。一是大人熟悉的淮揚班子,二是本地有名的蒲州梆子,還請大人選上一段,助助酒興?!?br/> 孟學禮目光下垂,旁邊的長隨接過戲折,打開了請孟學禮看,孟學禮曲著兩指在戲目上移動,片會兒后,點著折子說道,“都來了晉南,自是要聽蒲州梆子,就來這出——《勸將》?!?br/> 《勸將》是晉劇《將相和》中的一折,講的是在上大夫虞卿的勸解下,廉頗深含愧悔之心,至藺相如門前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的故事。
在場眾人一聽孟學禮點的是《勸將》,紛紛舉杯起哄道:“天下事,和為貴,《勸將》好呀!”
邢舅爺忙招來下人,讓戲班開梆準備。很快,戲臺梆子脆響,一聲高亢沉厚的亮嗓,讓在場眾人心底一闊。只聽廳臺上鏗鏘唱到:“將相不和成何樣,二虎相爭必有傷……”
蒲州梆子高昂激越,唱到盡興時,好似往人心里潑了碗滾熱辣湯,推得人血氣上涌,只覺天地正氣浩蕩長存。
此時,底下早已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時間,人語嘈雜酒態(tài)畢現(xiàn),大家說話也大膽了些:
“大人,晉南鹽業(yè)有您坐鎮(zhèn),我們安心……”
“就是就是,不出一年,我們河東鹽場比與兩淮一爭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