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剛走出運司衙門就看見王家老二也在那里等著。他知道張磊也要支鹽,所以特意等上張磊一起去鹽場。
“怎么好王二叔等候,有南坡帶著我也就辦好了?!?br/> 王家老二對張磊小小年紀就跟他爹一樣迂腐也是不以為然的,不明白他明明能到票市走一遭就把錢賺了,偏偏要搞得這么辛苦,不過能夠結(jié)交張磊他還是喜上心頭,連連擺手,表示張磊對他們家有諸多幫助,等上張磊也是順便應(yīng)當。
王家的舉動讓張磊暖心非常,他至此更不后悔那日在王家說出那般果斷的話。王家不僅是義商,更是他來晉南感受到了為數(shù)不多的暖意,僅次于張玥的暖意。
鹽場在晉南城的南方,出了運司衙門一路走去,沒多久就能看到“兩白兩藍”交相輝映的晉南鹽場。和淮南江東的“煮海為鹽”不同,山西這邊靠的是池鹽,而晉南的這個鹽池又是整個西北面積最大、出產(chǎn)最優(yōu)的鹽池。
煮鹽灶戶們煮出來的新鹽宛如一條珍珠項鏈圍繞著干凈澄清的晉南鹽湖,鹽湖上倒映天上漂浮的朵朵白云,所謂“環(huán)珠繞碧水,碧水映白云”說的就是晉南鹽湖的勝景。
晉南鹽湖的范圍相當廣袤,甚至比晉南城都要大上不少,以至于朝廷把鹽湖分割成了東中西三個鹽場,不同的鹽商和鹽引到不同的地方支取。張磊和王德明這一次支鹽分配到的都是中部鹽場,就在天下唯一的鹽池神廟中支取。
按照鹽場的規(guī)矩,他們需要先到鹽場把鹽運到鹽場批驗所,由批驗所稱量,之后才可以把鹽運到指定的地點販售。
鹽池神廟原有靈慶公神祠、雨師太陽神祠、條山風洞神祠等大三主殿,給鹽運司以及鹽商、灶戶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在嘉靖十四年時加建了東官廳與西商廳,各面闊五間,如今鹽運司就征用了西商廳以作支鹽之用。
張磊和王一智叔侄等人先是進入到了南面第一間西商廳,那里早就堆積好了一包一包的大鹽包。河東都轉(zhuǎn)運鹽使司乃是兩淮之下的天下第二鹽運司,規(guī)矩與別處自然也不一樣,設(shè)立的解鹽中場分司就在鹽場門口,因此也就省去了鹽商運鹽批驗的步驟,算是與民方便。
量帶大使指揮著勞役們把鹽一一搬到房間門外,指著一堆小一點的對張磊說道:“此處就是你的鹽,現(xiàn)在與你批驗?!?br/> 一個勞役拿著一根竹管與一個大海碗走來,一手就把竹管插進了其中一包鹽中,直到鹽在大海碗中堆出一個小尖才停手。
“看好了,這是正鹽?!?br/> 隨后那個勞役把鹽倒進了一個標志著“驗鹽池”的池子里,池子里都是顏色泛青的鹽。等到海碗里的鹽倒干凈了,才又走到另外一邊,伸手一戳,等著大海碗裝滿。
這一次戳出來鹽就和之前的不一樣,顏色雪白,看起來就要干凈許多。
“這些是余鹽?!?br/> 張磊是到了這里,才知道余鹽竟然比正鹽還要好。
那勞役再一次把鹽在另外一個雪白的驗鹽池里倒干凈了,那位量帶大使才撕走鹽引的右上角,吩咐他們?nèi)サ谌g西商廳里辦手續(xù)。
負責核對查驗的大使、副使就在中間這一間里等著鹽商上門。張磊和王德明各自遞上自己的鹽引,坐在前方的書吏取出身旁一堆的賬簿以供查驗。
“開中引三千引,得支正鹽六千石,余鹽六千石,交割清楚后,限期運走,過期作廢,鹽場不作保管?!?br/> 一切妥當,掌簿吏看了一眼賬冊,微微點了點頭,從桌上取過印信,在右上角蓋上印,又撕下一邊角來。
“且去吧。”
書吏接過鹽引,遞回給張磊,告訴張磊:“可以了,你們把門口的鹽運到開封府去,鹽場不作保管的?!?br/> ——————
將鹽運出來,按照先前說好的,便都先放到王家的鹽倉去,王德明和王家老大已經(jīng)在那里等著了。
面對眼前一車又一車的雪花鹽,王德明一家都歡喜得很,多年積累,王家大興就在今日。
鹽引雖然可以兌錢,但是一日沒有兌出鹽來,一日錢都不算到手,只有把鹽引兌成白花花的鹽,才算是真正的倚馬待富。自漢武帝以來,鹽業(yè)壟斷上千年,鹽就是錢??!看到眼前一車車的鹽,王家老二也覺得這些年雖然受了好多苦,但也值當了。
“一次過兌出這些鹽,都比得上五大家一年的量了,我們王家可真的要富了啊!”
“有這么多鹽,我真的可以在邊地在開出五六千畝的荒地出來,說不定我們一躍就可以成為邊地大戶了!”
王家一片喜不自勝,王德明和王家老大也是喜上眉梢,連老爺子都難以自持,張磊也被他們感染,心道:“所謂善政,一定是善民得善報,奸猾受遏制。王家多年來堅持開中,如今得了善果,肯定能夠大大地激勵后來人去開中,如此一來,邊地軍民更有保證了?!?br/> 王德明等兒子查完鹽量進倉,握住了張磊的手道:“張大少,我們王家本來已經(jīng)接近窮途末路,不想天意垂憐,賜下這么大一場甘霖來,這里頭既然要感謝朝廷的新政,更要感謝新運使孟老爺?shù)穆玖ν菩?。而若沒有你……沒有你從中鼓勵,老頭子我到閉眼也見不到家里鹽倉能進來這么多的鹽來?!?br/> 張磊道:“王老丈客氣了,我只是說幾句應(yīng)當?shù)脑挘磺卸歼€是朝廷新政利民,孟運使推行得力。往后只要開中法復興,不只是對王家,對邊地的好處只會更大,到時候我也與你們一起去邊地屯田,就用王老丈送我的三千引鹽,在邊地做一番利國利民的事業(yè)來?!?br/> 王德明聽到張磊這一番話,又一次給張磊在心里豎起了大拇指,兩人老少忘年,簡直是惺惺相惜。
王家老二在一旁拍著鹽袋子,嘴里不住地砸吧,靠過去跟王德明說道:“阿大,現(xiàn)在我們王家發(fā)達在即,你可別忘了當初答應(yīng)過我的事!”
王德明道:“你待如何?”
王家老二說:“我想從今往后,咱們家把賬面給劃分一下。阿大將支出來的鹽的三成給我,你也別問我要做什么,總之讓我去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