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孩子的成績要看幾個方面的因素。”楊庚接著說。
“你說說看,哪幾個因素?”夏櫻立馬問。
“第一個重大的因素就是遺傳基因嘛,大學不是學過嗎?”楊庚看著自己的妻子,“你忘記啦?”
“嗯,這個,誰不知道啊,天下人都知道啊,還有后天的努力!”夏櫻手放在楊庚坐的大椅背上,身子正面也側向楊庚的電腦一邊。
“其實,家庭環(huán)境也很重要,夫妻的感情等等,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夫妻關系融洽的,孩子非常有愛心,而且還非常自信!”楊庚側身,輕輕地拍拍妻子夏櫻的手背,嘴巴翹了翹,然后笑笑。
“獨立的,安靜的學習空間也很重要!”夏櫻補充道。
“獨立的空間?這個要看家庭條件了,你看咱們家庭這個條件就不具備了,這還需要咱繼續(xù)努力打拼!”
“嗯?!?br/> “但是,你要相信,面包會有的,獨立的空間也會有的!”楊庚向自己的妻子夏櫻自信地保證道。
“咱們一起努力吧?!?br/> “是的,一起努力!”楊庚對未來,眼睛里充滿了希望。
然后,夏櫻到廚房開始幫忙料理午餐的事情。
楊庚繼續(xù)坐在電腦面前,楊庚陷入了沉思······
楊庚從小對空間的理解和別人有更多的深刻的認識。
在楊庚很小的時候,看著一架銀色的飛機飛越層層疊疊的大山,他就在不停地思考,自己能不能走出大山,到外面去看看,外面究竟是怎么樣的。
楊庚出生地是一個山城,他的家就在山城的山巔上,站在山巔上,就能看見自己的城,山城是一個盆地山城,四圍都是山。
雖然一眼看見自己的城,但是要走路到自己所在的城里,卻需走整整一天的時間,從早上六點鐘出發(fā),走到中午時分才能走到城里,然后半夜三更才回到自己的家,趕一回集真的一點也不容易。
有一年,山城發(fā)洪水,整個山城都淹沒在一片汪洋中,老家的人都很慶幸地說,你們看,咱們住得高,多好,水都淹不到咱們。
在楊庚幼小的心里,一直覺得非常好,自己住在大山之巔,因為,發(fā)洪水淹不到。
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楊庚發(fā)現,根本不是這么一回事。
楊庚生活的農家大院落里,有個生產隊長的兒子在城里工作。
每逢放假,生產隊長的孫子從城里回到老家,他孫子總是叫隊長的兒子為爸爸,那時節(jié),只有自己父親在城里工作的,才可以叫爸爸。
叫爸爸這個稱呼,在當時是很時髦的,如果自己父親是農民的,沒有人喊自己農民父親為爸爸的。
如果這樣叫,是要被當地人恥笑的!
大山深處里的人,總是擁有最落后的意識,觀念的。
楊庚從那時開始,就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從小就與一般的小孩不同,能夠從極小的事情中捕捉到不一樣的東西。
那時候,就做著一個夢,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可以理直氣壯地叫自己一聲爸爸。
八歲那年,楊庚發(fā)高燒,家人開始用土方法,農村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用磨,磨那種石膏粉,然后喂小孩喝泡石膏粉的水降溫。
但是,這種石膏水降溫效果有限,楊庚的體溫迅速地向上攀升,到達城里最好的醫(yī)院的時候,體溫已經燒到40度以上,差點燒壞了大腦。
最讓楊庚受到觸動的是同病房的小孩,他可以叫他父親為爸爸,因為小孩子是城里人。
而且同病房的病友,巧合的是他和楊庚同年,他家里所有的條件都超出自己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