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伊機伯,兗州山陽人,雍容風儀,亦算是龐德公的半個弟子,只是礙于其父輩與龐德公有舊,不好收其為弟子而已。但伊籍每見龐德公必執(zhí)弟子禮,這確也算是樁美事。
只是,待得蘇策提了龐德公的書信去找伊籍的時候,伊籍卻已經是早就依附于同郡的素有賢名之稱的劉表了,而讓蘇策撲了個空,最后蘇策只得帶著隨從悶悶不樂地打馬自回武陵去了。
而更讓蘇策可輩的是,到得最后,龐德公竟然借口說徐庶剛入門不久,還需要閉門努力苦讀詩書,不得外出云游云云,所以,到得最后,蘇策除了得了個龐門詩書弟子的光環(huán)外,是什么也沒有得到。
其實劉曄來信中所說的那些所謂的政令不通,這都是空話,全都是不著實際的,當初蘇策自入荊州時,就已經下放了權利與劉曄,魯肅二人,著他二人商量著辦的。
而如今劉曄仍然是捎來了這般一封信,其結果,無非也就是想著讓蘇策早些回去,畢竟,襄陽這地方,還不歸他蘇策所有,誰也不能肯定,此時的襄陽城內,會沒有那種對蘇策不利的人。
比如,蔡家,再比如蒯家,這等大族,誰又能知道他們內心之中的想法。
劉曄他不敢冒這個險,也不想去冒這個險,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蘇策給接回來,接到荊南來,那就誰也不怕了。
如此,匆匆忙忙而又平平靜靜的過著,悠忽之間,確已經是到了中平六年。
==================================
初,何皇后生皇子辯,王貴人生皇子協(xié)。群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然皇后有寵,時何進又居大將軍位,掌天下兵馬,進弟苗掌京畿禁軍,外戚重權,帝故久不能決。
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時有幽州刺史劉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zhèn)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
漢靈帝劉宏,大概也是知道了自己命將不久矣,但是自己家兩個兒子又是如此小,遂同意于劉焉的提議,
先是于東城門外,著大將軍何進選天下精騎以入京畿,分設西園八校尉,著小黃門蹇碩任上軍校尉,掌禁軍,以圖分化大將軍何進的兵權。
后又任選忠于皇室清流如丁原丁建陽為并州牧,皇甫嵩為冀州牧,再加上同是劉家后人的東海恭王后裔劉虞為幽州牧,悼惠王劉肥之后劉岱為兗州牧,其弟劉繇劉正禮為揚州牧,任劉焉為益州牧。
如此一來,天下十四州里,揚州,益州,兗州,冀州,幽州,并州,再加上個三輔之地,幾乎都處在了皇室的編制之下,若再加上個后到的荊州牧劉表,天下十四州里一下子就去了八州之地,一半多。
靈帝的這一手,使得不可謂不厲害,而為了給他那個小兒子造勢,好給他那個小兒子一個安定的江山,讓他兒子坐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