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話講完,樊忠頓時這這那那的回答不上話,只能看向楊榮說道:
“楊大人,你說要怎么辦吧?!?br/> 楊榮撫了撫須說道:
“當務之急就是要妥善處理好皇上的尸體;在這期間我會對外說皇上龍體欠安,一切事務由我和金大人來處理;
至于張公公,還得麻煩您每日照常安排膳食?!?br/> 樊忠和張公公也只能點點頭,說道只能這么做了;我這時讓暗龍衛(wèi)的人將之前打造的錫棺趁著現(xiàn)在大家熟睡趕緊運過來。
待錫棺運進來后,楊榮頗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我也不理會,讓人抓緊將朱棣的尸體裝進去。
待完成后,我對著張乾使了個眼色,張乾會意,將幾名太醫(yī)請了出去;我嘆了口氣,實在沒辦法,皇帝死了這種大事,不能讓太多人知道。
一群人整夜都沒睡,第二天,我修書一封讓人帶回京城給朱高熾;然后和朱瞻基一起坐進朱棣的鑾駕。
不久后,我便出來大聲喊道:
“皇上有令,全軍日夜兼程回京師,所有人備好干糧。”
在我的吩咐下,返京隊伍基本除了晚間休息,其余時間不做停歇,一直往前行進著。
這么走了好幾天,逐漸跟后邊殿后的隊伍拉開了距離;或許是察覺到不對勁,看著派過來打探消息的人都石沉大海般毫無音訊,朱高煦終于忍不住了。
只見朱高煦和朱高燧率領著數百精騎趕了過來,看著我們正將營房安裝好,便要直闖中軍大帳。
門外的暗龍衛(wèi)直接攔下來,說道:
“皇上有令,閑雜人等非召勿進?!?br/> 朱高煦冷冷的看了那名暗龍衛(wèi)一眼,甩手就是一巴掌,罵道:
“你這狗一樣的東西,也配攔本王?看你們圍著中軍大帳,禁軍呢?你們想造反?”
那名被打的暗龍衛(wèi)恨恨的嘟囔著,并不答話,只是站起身繼續(xù)擋在門口;朱高煦也不想理他,繼續(xù)往里邊走。
沒想到那名暗龍衛(wèi)又把他攔下來,這頓時把朱高煦給氣得夠嗆,頓時拔劍就要看下。
只聽“鏘”的一聲,朱高煦定睛一看,赫然是樊忠;看見是樊忠朱高煦也不好再做些什么,只是問道:
“樊忠將軍,我想問你們禁軍呢?怎么讓暗龍衛(wèi)看著這里。還有為何不給我見皇上,我有要事稟報?!?br/> 樊忠雙手抱拳,恭敬地說道:
“漢王、趙王倆位殿下,您們也不要為難做小的;皇上現(xiàn)在身體有恙,精神疲乏,所以將一切事物交由楊榮大人、金幼孜大人來處理。
至于為什么是暗龍衛(wèi)看著,這個您就無需多問了,末將只能告訴您是皇上的旨意?!?br/> 朱高煦還不死心,說父親有病做兒子的必須看一眼,可樊忠直接拿出來一道圣旨,上面的內容是朱棣臨死前寫的。
原來朱棣一早就猜到自己的身體可能撐不到回京城了,于是寫下一封詔書,交由樊忠,告知他如果自己在路上有意外,一定不能讓朱高煦倆兄弟知道。
所以他寫了這封信,內容大概就是朝廷內外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他決定的可先告知楊榮金幼孜,如果他們都做不了決定再由他們咨詢朱棣后回復。
至于其他人如果沒有召見則一概不見,違令者斬。
看著詔書的內容,朱高煦緊緊地握住拳頭,冷哼了一聲想要強闖,可是老爺子的在他心中的威望讓他不敢這么做。
這時朱瞻基從一旁走了出來,恭敬地走向朱高煦和朱高燧,說道:
“二叔三叔,你們怎么丟下后邊的軍務跑來這里了?爺爺好像沒有讓你們過來吧?”
朱高煦被朱瞻基的話堵得啞口無言,最終也只能恨恨地說道我們走,轉身騎馬回到了后方。
很快到了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十二日,眼看著已經到達京師邊境,朱瞻基想了很久,跟我說道:
“四弟,你現(xiàn)在派人分別到京城和二叔三叔那里,告知他們先皇殯天了?!?br/> 我點了點頭,讓張乾陳宇去做這件事,然后說道:
“哥,我們現(xiàn)在得加快速度了,傳令下去急行軍吧,理由就是趕緊將先皇遺體送回京;否則被二叔他們追上來,這后果?!?br/> 朱瞻基倒是一臉淡定,說道:
“沒事,都到京師境內了,我倒希望二叔三叔能有點動作。”
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也不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