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一戰(zhàn)徹底打消了悅般人試圖東進的野心,讓高昌新得的土地迎來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局勢就此平靜下去,毗鄰高昌的焉耆等小國,紛紛以驚懼的目光注視著高昌……
公元387年六月,在新得土地逐漸安定下來后,衛(wèi)朔終于回到了闊別數(shù)月之久的高昌。
楊翰親率滿城文武出城二十里迎接凱旋歸來的眾將士,烏孫一戰(zhàn)讓高昌收獲巨大。
不但多了幾十萬牧民以及一處蓄養(yǎng)戰(zhàn)馬的草場,還將整個烏孫國庫搬了回來,著實發(fā)了一筆橫財。
“此次出征大獲全勝,全賴直元辛苦謀劃,請受老夫一拜。”
“哎呀,老大人太客氣啦。”
衛(wèi)朔疾步上前攙起欲施大禮的楊翰,指著旁邊眾官吏以及身后將士,笑著道:“此戰(zhàn)奪得半個烏孫國,怎能全是在下一人功勞?”
“若無眾位同僚在后方籌措糧草,眾將士陣前奮勇殺敵,就憑朔一人,哪怕生出三頭六臂來也無濟于事啊。”
聞言楊翰感嘆曰:“每次直元總是將功勞分給別人,而不給自己爭取什么,真乃君子也!”
眾人以楊翰、衛(wèi)朔打頭兒,浩浩蕩蕩回到城內(nèi)。
待無關(guān)人等散去,衛(wèi)朔這才詳細地向楊翰等人匯報了整個大戰(zhàn)經(jīng)過。
當楊函得知悅般人不甘吃虧,不惜挑起邊境爭端,不禁又咒罵幾句悅般人不知天高地厚。
“幸好直元提前有準備,不然大好形勢都得讓悅般人攪和了?!?br/> “嘿嘿,這一次悅般人可沒討到什么好,不但白白折損五千騎兵,還不得不被我再敲詐一筆賠償錢。經(jīng)過此番沖突,悅般與高昌之間大概可安穩(wěn)相處十年?!?br/> “嗯,如此最好不過,正好騰出手來專心對付龜茲人?!?br/> “怎么?龜茲人又鬧事了?”
楊翰輕輕點下頭道:“直元有所不知,自打傳出高昌與悅般瓜分了烏孫的消息后,龜茲國明顯加強了對高昌的戒備,不但暗暗鼓動其他屬國組建聯(lián)盟以對抗高昌,還對之前簽署的鐵料出口協(xié)議百般賴賬?!?br/> “看來高昌的壯大,引起了西域人警覺。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高昌總要發(fā)展,不可能一直停止不前。”
“說的正是,其實不止是西域人對高昌虎視眈眈,涼州方面似乎也有些不穩(wěn)當?!?br/> “具體怎么一回事,說來聽聽?!?br/> “隨著高昌棉布、炒茶暢銷各地,呂光似乎又有染指高昌之意。就在前段時間,有小道消息傳來,說呂光有意任命其子呂覆擔任西域大都護,但不知怎的后來又沒了音信。”
衛(wèi)朔聽后面色沉重道:“如今高昌就缺時間,剛剛歸附的烏孫人急需安撫,新招募的騎兵正在訓練,這都需要時間?。≈灰儆幸荒陼r間,將三十萬烏孫人連同那一片面積巨大的草場消化掉,高昌便再不懼任何勢力威脅?!?br/> “如此只能靠邦交手段啦,說不得朔還得去拜訪一下師父與呂纂?!?br/> ……
呂覆擔任西域大都護的消息并非謠傳,只是最終在杜進、呂纂的極力反對下,呂光才不得不打消這念頭。
杜進不愿意有人插手徒弟的地盤很好理解,至于呂纂反對純粹是不想讓自家兄弟出彩。
這日呂光正在府內(nèi)與美妾嬉戲,忽然下人來報,主簿尉佑求見。
隨著呂光漸漸疏遠西征功臣集團,尉佑因為善于揣摩心思,漸漸受到呂光信任與重用。
“尉主簿,你今日過來有何事稟報啊?”
“都督,近日可曾聽說過炒茶與棉布?”尉佑眼珠子亂轉(zhuǎn),不知在打什么壞注意。
“炒茶?棉布?有所耳聞,據(jù)說乃是產(chǎn)自高昌的特產(chǎn),最近在涼州也頗受歡迎?!?br/>